老道“哼”的一声:“既然乌云不让你们死,说明这苍天有眼,你们断断不会被处罚的。”
二人听老道这么说,才点点头。
杨光先说道:“既然老天都帮我们了,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要与这南怀仁比试什么内容了。”
此时这张老道说道:“不如,就以师弟见长的的日晷术为比赛内容,明日正午于午门即可比赛。”
他说完这话后,便看向了杨光先和吴明煊两人。
杨光先和吴明煊对视一眼,心中有些疑虑,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知道,这场比赛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输了,不仅会丢面子,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张老道见他们答应下来,满意地笑了笑。
吴明恒哈哈一笑:“一语惊醒梦中人,师兄,你可算救了我呀。”
杨光先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可以在夜间准备,第二天的比赛内容。
而南怀仁,却只能在仓促之间准备,岂不是一举两得,十全十美?
说干就干,三人便在这钦天监研究开日晷了,经过大半夜的折腾,终于完成了一个巨大的日晷模型。
杨光先看着这个自己亲手制作的日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胜利的钥匙,只要明天在比赛中展示出这个日晷,就能让南怀仁哑口无言。
杨光先冲着吴明煊一笑,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啊。
他得意地想道:“南怀仁,你就等着被我们打败吧!”
且说第二天早朝。
康熙坐在龙椅上,一脸严肃地问道:“昨日的月食突然来了一阵大雨,不能作数。今天你们可想到比赛的内容了吗?”
杨光先和吴明恒对视一眼,两人都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杨光先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以证明西洋历法与我国传统历法孰优孰劣。”
康熙饶有兴趣地看着杨光先,问道:“哦?说来听听。”
杨光先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今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正是用日晷观测日影的好时机。臣提议以正午时分的日影长度来判断两种历法的准确性。若西洋历法能准确预测日影长度,则其胜;反之,则我国传统历法更胜一筹。”
康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转头看向南怀仁,问道:“南怀仁,你可有异议?”
只见南怀仁微微一笑,露出自信的神情:“启禀皇上,那日晷上设有刻度,只需根据正午时分的时间,做出日晷针上的影子,然后根据二十四节气,便能轻松地画出图形,实在太过简单。”
杨光先听到这里,忍不住嘲讽道:“南怀仁,你可别把这日晷做影想得如此简单。”
康熙呵呵一笑,饶有兴致地问道:“南爱卿,那你说说该如何比试呢?”
南怀仁眼神犀利地看了一眼杨光先,随后又将目光转向康亲王,缓缓说道:“皇上,微臣听闻康亲王拥有两把长枪,此乃绝世好枪啊!”
康亲王正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南怀仁的话语,冷不丁被提及到自己,有些不知所措地回答道:“回皇上,奴才确实有两把好枪!”
康熙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但他仍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南怀仁究竟想要做什么。
南怀仁转过头来,目光落在康亲王杰书上,缓声道:“康亲王,借用您两把长枪,分开插在午门的地上,由下官和杨监正分别画出影子,待日晷的影子到了中午,再看看这长枪下的影子,就能知道谁计算的更准了。”
康熙皇帝听后,不禁放声大笑道:“妙极!康亲王,你可别舍不得啊!”
皇帝的笑声响彻朝堂,让众人都感受到了他对这场比试的期待。
康亲王面露尴尬之色,连忙回应道:“陛下说笑了,奴才这就去准备。”
说着,他匆匆离去,准备按照南怀仁的要求提供所需之物。
杨光先回头看了一眼吴明煊,两人脸上都露出了忧虑的神情,但他们又不敢贸然开口反对。
毕竟,这场比试已经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如果他们提出异议,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杨光先和吴明煊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后续的发展。
散朝后,朝臣们纷纷聚集在午门外,他们都怀着浓厚的兴趣,想要亲眼目睹南怀仁和杨光先之间的较量。
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支持南怀仁,认为西方的天文历法更为精确;
也有人力挺杨光先,坚信传统的方法不会出错。
一时间,气氛热烈异常。
此时,康亲王的两把好枪已经被侍卫们送至午门。
这两把长枪被放置在相距约两丈的地方,稳稳地插在了地上。
南怀仁与杨光先,一人挑了一把枪,就开始计算。
此时,杨光先和吴明煊正全神贯注地摆弄着算盘、笔墨纸砚等工具,在地上不停地写写画画。
他们时而抬头看看日晷,时而凝视着天空中的太阳,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
而他们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但两人仍然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紧张得几乎快要脱水,然而却始终未能在地面上成功画出一条线段。
与此同时,南怀仁从容不迫地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纸,并取出一支钢笔。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