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成都的飞机,像是承载着一船沉默的货物,沉重地降落在跑道上。
机舱门开启,湿冷的空气瞬间涌入,即使到了四月,但气温依然有一丝凉意,仿佛连老天在嘲讽这场失利。
球员们鱼贯而出,尽量避开所有可能投来的目光。
每个人都像被抽空了力气,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精神上的无力。
梅州五华奥体中心那震耳欲聋的嘘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那记击中立柱的射门,那次引发争议的手球判罚,梅州球员史亮在中场的写意盘带,杜加利奇那记势大力沉的头球……每一个瞬间,都像电影慢镜头一样,在脑海里反复播放,折磨着神经。
来到训练基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
平日里欢声笑语的食堂变得悄无声息,训练场上也没有了往日的活力。
每个人都低着头,匆匆穿梭于酒店、食堂、训练场之间,仿佛多说一句话,就会引爆某种潜藏的怒火。
网络上的舆论,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失控。
“赫伟下课!”的呼声,从最初的星星点点,汇聚成铺天盖地的巨浪,淹没了所有理智的声音。
球迷论坛里,各种阴谋论、指责、谩骂层出不穷。
“战术僵化!临场指挥一塌糊涂!”
“球队根本没有血性!踢得像一盘散沙!”
“看看人家隔壁队,换了个教练立刻活过来了,我们呢?”
俱乐部的官方微博下,评论区沦陷,充斥着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甚至有极端球迷,开始在球员和教练的社交账号里进行人身攻击。
这种无形的压力,比任何体能训练都更让人喘不过气来。
俱乐部高层当然感受到了这份压力。
连续的失利,与赛季初设定的争冠目标严重不符。
俱乐部的不满,媒体的质疑,球迷的愤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踵而至。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到教练组,语气越来越严厉,要求越来越迫切。
“必须拿出改变!”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冠军是目标,不是口号!”
赫伟坐在办公室里,头发似乎一夜之间白了不少。
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比赛录像,试图找出症结所在,但所有的努力,在巨大的成绩压力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已经尽力了,但足球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成绩,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
最终的决定,在意料之中,又带着一丝突然。
一天下午,球队刚刚结束恢复性训练。
俱乐部副总经理亲自来到训练场边。
没有集合队员,没有公开宣布。
他只是和赫伟简短地谈了几分钟。
赫伟的脸色很平静,点了点头。
然后,他回到了办公室。
半个小时后,球队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公告。
“经友好协商,赫伟先生不再担任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一线队主教练一职。”
寥寥几句话,结束了一段执教生涯。
赫伟没有公开露面,没有接受采访。
他只是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私人物品,那些承载着无数战术设想和比赛记忆的笔记本,那些陪伴他走过无数个日夜的训练服。
他的酒店门关上,再也没有打开。
第二天,他离开了成都。
没有人送行,只有几位老员工站在门口,目送着那辆载着俱乐部前任教练的出租车驶远,消失在视线尽头。
他的背影,在南方特有的潮湿空气中,显得格外单薄。
林昊站在酒店门口,看着赫伟离去的方向。
他心里没有任何胜利者的喜悦。
只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赫伟是他的前辈,是他来到一线队后的第一任主教练。
尽管在战术理念上存在分歧,甚至有过当面的争执,但林昊从未否认过赫伟的勤奋和对球队的付出。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而他,则要踏入那个赫伟刚刚离开的舞台。
谁来接任?
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外界议论纷纷,猜测着各种可能的人选,国内的、国外的,有经验的、没经验的。
俱乐部内部,也在进行着紧张的评估。
时间紧迫,下一场比赛迫在眉睫,球队不能没有主心骨。
最终,经过内部的紧急会议和对近期表现的评估,俱乐部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风险很高,但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依然是在训练基地,林昊突然被叫到了场边。
俱乐部副总经理没有太多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
“俱乐部决定,由你暂时担任一线队代理主教练。”
总经理的语气很严肃。
“这是球队目前的特殊情况,也是对你能力的认可。”
“但你要清楚,这是代理,不是正式任命。”
“俱乐部会继续考察,也会寻找合适的人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