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龙虎山的路上
一行人行走在山路上,阳光透过稀疏的林叶洒下斑驳的光点。年纪最小的杨德高毕竟还是个八岁的孩子,走了大半日,体力有些不支,小嘴微微嘟起,脚步也慢了下来。杨锦文见状,温和地笑了笑,在他身前蹲下:“德高,来,文叔背你一段。” 杨德高立刻欢呼一声,麻利地爬上了杨锦文宽阔结实的后背,小脑袋亲昵地靠在他肩上,没过一会儿就有些昏昏欲睡了。杨程光则悠闲地跟在后面,与身旁的似冲长老并肩而行,交谈着两界风物与武学见闻。
对于似冲长老而言,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无不冲击着他的认知。但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是那个脾气古怪的老李慕玄。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主世界,这个年轻时被称为“恶童”、性子别扭了一辈子的家伙,竟然有幸成为了那位宛如谪仙、实力深不可测的杨前方的关门弟子!杨前方在此界似冲眼中,已是近乎传说中的人物,是“仙人”般的存在。能拜在这样的人物门下,是何等惊人的仙缘?这让他再看老李慕玄时,眼神中都带着几分复杂的探究,心想这老小子到底是走了什么大运。
而此时的老李慕玄,正板着脸,强行背着这个平行世界年仅十来岁的“小李慕玄”。小家伙显然极不情愿,在他背上扭来扭去,试图挣扎,但老李慕玄早已用更为精纯深厚的逆生三重气劲,暂时封住了小家伙那点粗浅的倒转八方功夫,让他有力无处使,只能像只被捏住了后颈皮的小猫,徒劳地蹬着腿。
“老实点!再乱动把你丢山沟里去!”老李慕玄恶声恶气地威胁,手上却下意识地将小家伙往上托了托,免得他滑下去。这小家伙,如今成了他的“战利品”,他打算带着这个不争气的“自己”,去看看这个平行世界里,那位可能同样为此子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一想到父亲,老李慕玄的心绪就更为复杂难言。他扪心自问,无论是主世界的自己,还是眼前这个平行世界的“自己”,在“为人弟子”这项上,恐怕都不够格,而在“为人子”这项上,更是糟糕透顶!他回想起主世界的自己,从小顽劣不堪,是街坊邻里头疼的混世魔王,让老来得子的父亲不知操了多少心,白了多少头发。父亲对他几乎是百依百顺,呵护备至,可他却没能如父亲所期望的那般,成为一个能撑起家族门楣的顶梁柱,反而一头扎进了江湖恩怨、个人意气之中,蹉跎了大半生。
不过,主世界的李父,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有一件事是无比认定且深感欣慰的——那就是他的儿子,最终拜在了一位姓杨的先生(杨前方)门下。在李父朴素而固执的观念里,“杨家”这两个字,代表着光明、正派、有本事、靠得住!儿子能跟了杨家人学艺,那就是走上了正途,是天大的好事!他甚至在临终前,拉着李慕玄的手说,有了这层师徒名分,他到了九泉之下,也能挺直腰板,骄傲地跟列祖列宗说一句:“咱家小子,跟了一位姓杨的先生!是杨先生的徒弟!”——杨家人的名声,在寻常百姓和许多老派江湖人心中,就是有着如此沉甸甸的分量和无条件的信任。 这份来自父亲的、最后的认可与骄傲,是李慕玄心中为数不多的温暖和愧疚交织的复杂记忆。
看着背上这个平行世界的、同样倔强不驯的“自己”,老李慕玄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那无奈又担忧的眼神,心中那股无名火又窜了起来,忍不住低声骂道:“小混账东西!就知道惹是生非!你知不知道……”他想说“你知不知道你爹有多不容易”,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剩下一声复杂的冷哼。他以为自己已经够糟糕了,没想到平行世界的这个“自己”,在“不省心”这方面,简直青出于蓝!
另一边,澄真则对杨锦文背上的杨德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时不时凑过去,用手指轻轻戳戳小家伙肉乎乎的脸蛋,或者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摸出个路上摘的野果逗他。杨德高这孩子有着典型的“社交牛逼症”,即便困得迷迷糊糊,被澄真一逗,也立刻精神起来,咯咯笑着,用带着奶音的声音喊着“澄真师伯祖”,还炫耀似的操控着路边的小石子悬浮起来,绕着澄真转圈。
澄真对这位来自平行世界、按辈分算是陆瑾师弟的徒孙(陆瑾与澄真同辈),是越看越喜欢。除了这孩子活泼可爱、不认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那肉眼可见的、惊人的天赋!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将三一门的逆生三重(基础部分)和江湖上烂大街的倒转八方同时掌握到如此娴熟、甚至初步融合的地步,这在他所在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这绝对是能让任何师长都为之振奋的绝世天骄!澄真仿佛看到了未来三一门在此子手中发扬光大的璀璨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后辈的喜爱与期许。
而似冲长老,此刻的心情更是难以平静。他走在队伍中,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杨锦文身上。这位来自主世界的年轻(相对而言)高手,气息内敛,步履从容,但似冲凭借自身修为和眼力,能隐约感觉到那具身躯内蕴含的、如同深海般磅礴的力量。更让他心神震动的是,杨锦文身上流转的“逆生三重”的炁息,纯净、凝练、深邃,已然达到了一个他此生都未曾触及、甚至难以清晰感知的玄妙境界!那是一种超越了“化气”,更接近“本源”的层次,是开创了三一门的祖师左若童都未曾明确描述过的领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