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各种因特殊班学生“各显神通”而变得鸡飞狗跳、画风清奇甚至有些惊悚的社团摊位之间,林小满、陈眼镜和林月微三人几乎快要对“社团”这个词产生严重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他们下意识地绷紧神经,如同躲避瘟疫般避开任何看起来需要“特殊才能”、“强烈情绪”或者可能引发任何形式“意外”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脚下不是广场地砖,而是随时可能塌陷的薄冰。
就在他们身心俱疲,几乎准备放弃,打道回府,重新窝回那个虽然充满失败但至少熟悉的训练中心,并严肃评估一下“正常校园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侈幻想时,一阵更加激烈、却不同于街舞社那种物理震动和声波轰炸的声浪,顽强地穿透周遭的喧嚣,吸引了他们疲惫的注意力。
那是机械键盘清脆急促、连绵不绝的敲击声,游戏鼠标被高速甩动点击发出的密集“哒哒”声,以及从高质量耳机中隐约泄漏出的、充满冲击力的游戏音效爆炸声、技能释放声,混合着围观者们不时爆发的、真心实意的惊呼和赞叹声。这是一种更偏向于“技术”和“专注”的狂热。
循声望去,只见“电子竞技社”的金属招牌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冽而充满科技感的光泽。摊位的布置极具极客风和实战感,几台显然是下了血本的高性能游戏电脑和造型炫酷、灯光闪烁的机械键盘、游戏鼠标、耳机等外设一字排开,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巨大的显示屏上正实时播放着激烈无比的《英雄联盟》对战画面,高清且流畅。这里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或浮夸的表演,只有硬核的设备、专注的对战氛围和弥漫在空气中的、对胜利的渴望。
一场小型的《英雄联盟》solo赛正在中央的主机上进行,对战双方全神贯注,身体前倾,眼睛死死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或者说如战场上冲锋的士兵),鼠标被甩得啪啪作响,在鼠标垫上划出急促的轨迹。周围围满了同样热爱游戏、懂得门道的男生女生,看得目不转睛,屏息凝神,时不时因为一个精彩的极限操作、一次精妙的预判或者一个下饭的失误而爆发出压抑的议论或惋惜。
林小满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最终停在了电竞社摊位的外围。
与其他社团那种令他感到本能不安、难以融入甚至有些疏离的躁动氛围不同,电竞社这里弥漫的是一种他更加熟悉、更加亲切、甚至能让他感到一丝心安的气息——高性能电子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微弱嗡鸣和散热风扇的轻响、屏幕光芒的稳定闪烁、键盘鼠标那种精准的反馈感,还有那种在虚拟世界中运筹帷幄、依靠反应和策略决胜负的紧张感和纯粹感。
这让他莫名想起了自己和口袋里那部麻烦不断、却又在某种程度上“相依为命”的手机之间那种难以言喻的、古怪的天然联系和亲和力。虽然手机是个毒舌坑货,但至少,它们都属于“电子世界”。
他的目光很快被屏幕上高速变化的战斗画面牢牢吸引,手指甚至无意识地跟着微微抽动,仿佛他的神经末梢也在同步进行着某种复杂的操作运算。一种久违的、想要亲手操控、想要融入其中、想要在熟悉的领域证明些什么的冲动,悄然涌上心头,暂时驱散了考试周惨败和之前一系列社团灾难带来的阴霾与自我怀疑。
恰好,上一场solo赛结束,胜者带着几分得意接受着周围朋友的恭维和玩笑。电竞社社长,一位看起来有些睡眠不足、眼袋略重、但眼神锐利如鹰、穿着简单黑色T恤的学长,正拿着话筒,声音不算特别洪亮却带着技术宅特有的执着吆喝着:“还有没有同学想上来挑战一下?娱乐局,重在参与啊!感受一下电竞的魅力!”
林小满的心脏猛地、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一下,如同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中。
陈眼镜敏锐地看出他眼神的变化,用手肘小心翼翼地捅了捅他,压低声音,带着明显的心有余悸:“怎么?想试试?这个…看起来都是精密电子设备,应该…不会突然爆炸或者跳广播体操吧?”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那些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电脑和外设,又瞥了一眼林小满那仿佛自带灾祸光环的口袋。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内心的忐忑。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也不会动用那坑爹的能力去直接干扰游戏运行本身(那和作弊无异,而且天知道会引发什么灾难性的数据崩溃或硬件短路),但他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源自能力的直觉和信心:只要接触到这些设备,进入那个电子世界,他就能…表现得比普通人更好。这是一种源于能力本质、却又超越了简单粗暴能量干预的、更深层次的、对电子造物的亲和感与潜意识层面的精准掌控感。
“我…我去试试。”林小满的声音不大,甚至带着点沙哑,却透出一丝难得的坚定。他需要一场正常的、能被认可的体验来冲刷之前的耻辱和尴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