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谢阿蛮、阮玉和阮涣三人突然造访后,西泠小院仿佛被投入了几颗色彩各异石子,平静的湖面开始漾开生动而温暖的涟漪。
谢阿蛮是个闲不住的,隔三差五便拉着阮玉跑来。阮玉身子弱,不能常出门,但每次来,哪怕只是安静地坐在廊下听我们说话,看她兄长严格安排的嬷嬷远远守着,她苍白的小脸上也会露出满足的光彩。阮涣起初还跟着来了两次,大约是觉得我们女儿家的话题无趣,或是这小院实在寻不到他想要的“玩乐”,后来便来得少了。
盛夏的威力彻底显现,日头毒辣,连知了的嘶鸣都带着股焦躁。院中那棵老枇杷树的浓荫,便成了我们最常盘桓的地方。
这日,谢阿蛮又顶着大太阳跑了来,额上都是细密的汗珠,一进院就嚷嚷:“热死了热死了!小小,快给我碗井水镇的凉茶!” 她身后,阮玉被嬷嬷小心搀扶着,也慢慢走进来,穿着轻薄的浅碧纱衣,依旧热得鼻尖冒汗。
我笑着让贾姨去取凉茶,又搬出几个用井水浸过的蒲团放在树荫下。阿萝和柳茵也恰好来了,正帮我整理一些晒干的草药。青娥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手里绣着一个小小的香囊。
“苏姐姐,你们这是在做什么?”阮玉好奇地看着柳茵和阿萝手中的药草。
柳茵快嘴道:“这是小小教我们认的草药,夏日里煮水喝,可以防暑气呢!这是薄荷,这是藿香……”她如今在谢阿蛮和阮玉面前也不那么拘谨了,毕竟谢阿蛮毫无架子,阮玉又温柔可亲。
谢阿蛮凑过来看了看,拿起一片薄荷叶闻了闻,赞道:“这个味道清爽!比我们府上那些复杂的香料丸子好闻多了!”她转头看我,“小小,你懂得真多!”
我正用石臼轻轻捣着一些干菊花,闻言抬头笑了笑:“不过是些乡野常识,算不得什么。贾姨说,夏日用菊花、金银花煮茶,最是清热解暑。”
正说着,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竟是王珩来了。他今日穿着一身天青色的薄衫,手中提着一个小巧的竹篓,额角也带着汗意。
“王公子?”我有些意外,今日并非约定的授课或探讨之日。
王珩走进来,先向众人团团一揖,目光落在我身上时,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与些许不易察觉的欣赏:“冒昧前来,打扰诸位了。方才在街上看到有农人卖新摘的莲蓬,极为鲜嫩,便买了一些,想着苏娘子或许喜欢,顺路送来。”他将竹篓递过来,里面是翠绿饱满的莲蓬。
“呀!新莲蓬!”阿萝惊喜地叫出声。
柳茵也眼睛一亮:“这个好!剥了莲子煮糖水,或者生吃都清甜!”
我接过竹篓,心中微暖:“多谢王公子,如此细心。” 他总是这般,送的礼物不显贵重,却极合时宜,体贴入微。
谢阿蛮打量着王珩,她性子直,直接问道:“你就是王珩王公子?我听玉妹妹提起过你,说你学问好,常与小小探讨诗文音律?”
王珩从容一笑,再次拱手:“在下王珩,见过谢小姐,阮小姐。探讨不敢当,是常来向苏娘子请教才是。”
阮玉也细声细气地向王珩问好,她似乎对这位气质温文的才子也颇有好感。
于是,树荫下变得更加热闹。我们几人围坐在石桌旁,开始剥莲蓬。嫩绿的莲蓬在指尖绽开,露出洁白饱满的莲子,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清新的荷香。
谢阿蛮剥得最快,但她毛手毛脚,莲子常掉在地上,引得大家发笑。阮玉动作斯文,小心地剥出一颗完整的莲子,先递给了身旁的嬷嬷,又剥了一颗,犹豫了一下,轻轻放在我面前的空碗里,小脸微红。王珩则一边剥,一边与我们说起他近日读《西湖游览志》中看到关于荷花品种的记载,言辞风趣,学识渊博。
阿萝和柳茵也凑过来一起剥,叽叽喳喳地说着市井趣闻。青娥则将绣好的香囊递给我,里面装的是她按我给的方子配的防蚊虫草药,针脚细密,散发着淡淡的艾草香气。
贾姨端来了冰镇好的凉茶和几样自家做的消暑点心,绿豆糕、菱角糕,虽简单,却清爽可口。谢阿蛮喝了一大口凉茶,满足地叹道:“痛快!还是小小这里舒服!又凉快,又有趣,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阮玉小口吃着绿豆糕,眼睛弯成了月牙,轻声对谢阿蛮说:“谢姐姐,我就说苏娘子这里好吧。”
我看着眼前这喧闹而充满生气的一幕,心中那片因穿越而始终存在的疏离感,似乎被这盛夏的暖意与友情的温度悄然融化了些许。不同身份,不同性情的人,此刻在这小小的院落里,因为一份纯粹的欣赏与投缘,竟相处得如此自然融洽。
王珩将剥好的一小捧莲子推到我面前,温声道:“苏娘子也尝尝,今夏的莲子似乎格外清甜。”
我拈起一颗放入口中,清甜的汁水瞬间在齿间迸开,驱散了夏日的烦闷。
“嗯,是很甜。”我微笑着点头。
这一刻,岁月静好,莫过如此。
喜欢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