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李莫愁重归古墓派,又顺手“借阅”了王重阳留下的《九阴真经》部分绝学后,张晋站在终南山的云雾缭绕处,看着眼前这处世外桃源,心中颇为满意。古墓派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了,但他张晋总不能一直赖在活死人墓里吧?那地方阴森森的,虽然别有洞天,但终究不如自家地盘来得自在。
“嗯,得有个自己的窝。”张晋摸着下巴,四下打量。终南山后山这片地方,风景绝佳,灵气(相对此界而言)也还算充沛,又毗邻古墓,方便照应李莫愁,实在是块风水宝地。
说干就干!他立刻下山,找到山脚下最大的城镇,寻了最好的工匠头儿,掏出一锭黄澄澄的金元宝拍在桌上,豪气干云地说道:“老师傅,帮我在终南山后山,找个面朝云海、背靠苍松的好地方,起一座木屋!要求不高:材料要用上等的楠木和香杉,格局要清雅别致,要有书房、练功房、客厅、卧室……呃,卧室得多几间!还要有个大露台,能喝茶赏景的那种!工期要快,钱不是问题!”
那工匠头儿看着那锭足以让寻常人家过上好几年的金元宝,眼睛都直了,连连点头哈腰:“公子爷放心!小老儿一定给您办得妥妥的!保证又快又好!”
张晋又塞给他一小袋碎银当跑腿费,叮嘱道:“动静小点,别扰了山上的清静。”
有钱能使鬼推磨。不过月余工夫,一座依山傍水、飞檐翘角、极为雅致的木屋便在后山一处僻静平台上拔地而起。张晋亲自题了块匾额,上书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逍遥居”!门前种上翠竹,屋后引来山泉,甚至还开辟了一小块药圃。整个居所与周围山水浑然一体,既不失自然野趣,又处处透着匠心独运的精致。
李莫愁随着张晋第一次踏进这“逍遥居”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她自幼在古墓长大,习惯了石室的冰冷和昏暗,何曾见过如此明亮、温馨、充满生活气息的住所?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进来,暖洋洋的;书房里笔墨纸砚齐全,还摆着几盆兰花;卧室宽敞舒适,推开窗就能看到云卷云舒……尤其是张晋特意为她准备的那间,梳妆台、衣柜、甚至还有几件合身的崭新衣裙,无一不显示着用心。
“这……这真是给我们住的?”李莫愁抚摸着光滑的木质栏杆,声音有些哽咽。她漂泊江湖多年,受尽冷暖,此刻竟有了一个如此安身立命之所,还是眼前这个男子为她准备的,心中百感交集,暖流涌动。
张晋笑嘻嘻地揽住她的肩膀:“当然!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在终南山的家了!你喜欢吗?”
李莫愁用力点头,眼圈微红,低声道:“喜欢……很喜欢。” 她抬头看着张晋,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这个男人,不仅救她于水火,替她洗刷冤屈,还给了她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张晋便在这“逍遥居”住了下来。李莫愁也时常从古墓过来,有时是送些孙婆婆做的点心,有时是帮张晋打理药圃,更多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过来坐坐,陪他说说话,看他练功。两人的感情在这样平淡而温馨的日常中,迅速升温。
张晋不再是那个嬉皮笑脸、插科打诨的“张公子”,在李莫愁面前,他更多了几分体贴和温柔。他会耐心听她讲述古墓派的往事,会教她一些自己改良过的、更适合女子修炼的运气法门,甚至会下厨露一手(从系统商城兑换的现代调味料功不可没),做几道让李莫愁惊叹不已的小菜。
而李莫愁,也渐渐褪去了曾经的戾气和偏执,恢复了少女般的灵动和娇羞。在张晋面前,她会脸红,会嗔怪,会露出小女儿情态。有一次,张晋练功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李莫愁紧张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替他包扎,那专注心疼的模样,让张晋心里美得直冒泡。
“莫愁,”某日夕阳西下,两人并肩坐在露台上看晚霞,张晋忽然开口,“等此间事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没有江湖纷争,只有你我,还有……嗯,几个姐妹,我们一起过日子,好不好?” 他指的是山海珠内的世界。
李莫愁闻言,娇躯微颤,霞光映照下,脸颊绯红,她没有问“姐妹”是谁,只是轻轻将头靠在张晋肩上,声如蚊蚋却坚定无比:“嗯……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近在咫尺的古墓派。孙婆婆对张晋印象颇佳,觉得这位“张公子”武功高强,为人正派(至少对莫愁极好),又懂得体贴人,乐见其成。而小龙女,则是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邻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起初,她只是远远地看着那座新盖的木屋,觉得有些新奇。后来,她偶尔会看到张晋在屋前空地上练功,那套刚猛无俦的掌法(降龙十八掌)和那套神出鬼没的步法(凌波微步),都让她这武学奇才感到匪夷所思,与她所学的古墓派武功路数截然不同,却又似乎蕴含着极高深的武学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