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后事
凉州东门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晨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血腥味与焦糊气。赵正踩着满地碎石与未熄的火星,走下城墙 。
昨夜的厮杀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城根下的壕沟里堆满了吐蕃骑兵的尸体,有的还嵌着弩箭,有的被热油烫伤,景象惨烈。王承业跟在身后,面色沉重地叹气:“这一战,我们赢了,却也折了不少兄弟。”
赵正停下脚步,看向城墙上正在清理箭孔的守军,还有城下抬着伤兵的医工,声音低沉却坚定:“逝者安息,生者奋进。先让人把吐蕃尸体拖到城外焚烧,洒上石灰,防止瘟疫;伤兵交给陈伯的医工团队,优先救治重伤者;百姓们帮着修补城墙,咱们得尽快恢复凉州的秩序,免得史思明的残余势力趁机作乱。”
王承业立刻点头,转身吩咐参军去安排。李猛提着长刀走来,左臂的绷带又换了新的,上面还渗着淡淡的血迹,却笑得爽朗:“大人,兄弟们都在清理战场了,还从吐蕃尸体上搜出不少兵器,有弯刀、弩箭,还有几面刻着狼头纹的旗帜,要不要集中保管?”
赵正接过一面狼头纹旗帜,指尖拂过粗糙的布料, 这纹路和之前黑风口倭人、吐蕃密信上的标记一致,显然是同一股势力的象征。“把兵器分类登记,完好的留给凉州守军,破损的熔了重铸;旗帜烧了,别留着让百姓看了害怕。”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去看看兄弟们的伤势,要是有谁伤得重,让陈伯优先处理,别耽误了治疗。”
李猛应了声,转身离去。慕容芷这时带着两名影卫赶来,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羊皮纸,神色凝重:“大人,我们在吐蕃将领的尸体上搜到这个,上面是吐蕃文,翻译过来是说,他们原本计划和史思明汇合,从东西两面夹击大唐,只是史思明的残余势力在范阳被颜鲁公牵制,没能赶来,才孤注一掷攻凉州。”
“史思明还没死心!” 赵正攥紧羊皮纸,指节发白,“颜鲁公在范阳压力肯定不小,我们得尽快处理完凉州的事,回援范阳,免得颜鲁公出事。” 他抬头看向慕容芷,“你再带影卫侦查一下凉州周边,看看有没有吐蕃的残余游骑,别让他们留下眼线。”
慕容芷颔首,刚要出发,就看到萨琳娜带着几名胡商走来,驼队还跟在后面,满载着新运到的粮草和药材。“赵大人,登州水师派来的快船已经到了黄河码头,带来了李谦的消息,说史思明的残余势力在范阳东北的‘黑石镇’聚集,还在偷偷打造军械,想卷土重来。” 萨琳娜递过一封密信,“另外,柳娘子传来消息,说赵江月在范阳跟着常嬷嬷读书,还帮着医工照顾伤兵,很懂事,让你放心。”
提到赵江月,赵正紧绷的脸色柔和了些,接过密信反复看了两遍,指尖摩挲着信上柳萱清秀的字迹 。 信里还提到范阳的粮道已经恢复,百姓们开始春耕,只是史思明的残余时不时袭扰,颜真卿正等着他回去主持大局。“萨琳娜,你把带来的粮草分给凉州百姓和守军,药材交给陈伯,务必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有伤能治。”
萨琳娜点头,指挥胡商开始卸货。城楼下的百姓看到新运来的粮草,纷纷围上来,有的帮着搬运,有的还提着自家做的热饼,塞给萨琳娜和胡商:“多谢你们送来粮草,我们凉州百姓记着你们的好!”
萨琳娜笑着接过热饼,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都是为了大唐,应该的。” 她转身对赵正说,“我已经安排胡商联系西域商路,后续的粮草和药材会陆续送来,凉州的物资不用担心。”
赵正点头,走到正在救治伤兵的医工帐篷前。陈伯正忙着给一名断了腿的士兵包扎,额角满是汗珠,见赵正来,连忙擦了擦汗:“大人,伤兵太多,医工不够用,幸好萨琳娜带来了新的药材,不然真撑不住。”
“我让王节度使调些士兵来帮忙,打下手也行。” 赵正看着帐篷里躺满的伤兵,有的断了胳膊,有的中了箭,还有的被热油烫伤,心里不是滋味,“柳萱的烫伤药够吗?不够的话,让萨琳娜从西域再调些。”
“够了够了,柳娘子准备的药很管用,烫伤的兄弟敷上后,疼得都轻了。” 陈伯拿起一个药包,“这是柳娘子特意给你留的,说你这些天太累,让你泡在水里擦身,能解乏。”
赵正接过药包,心中一暖 ,柳萱总是这样,记着他的身体,哪怕远在范阳,也把他的事放在心上。他把药包塞进怀里,对陈伯说:“辛苦你了,等忙完这阵,让兄弟们好好歇一歇。”
刚走出帐篷,就看到王承业带着一名朝廷的驿卒走来,驿卒身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快马赶来的。“赵大人,朝廷旨意到了!” 王承业语气激动,“陛下表彰你守住凉州,还让你即刻启程,去范阳协助颜鲁公,清剿史思明的残余势力!”
驿卒单膝跪地,双手递上黄色的圣旨:“赵大人,陛下还说,若清剿史思明有功,便召你回长安,另有重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