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骊宫迷雾
“骊山温泉宫?!”
崔器那毒蛇般的三角眼骤然收缩,逼近的脚步猛地顿住,脸上那狰狞的杀意瞬间被一种极致的惊疑和难以置信所取代。他死死盯着赵五,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你说什么?!骊山温泉宫?!你可知妄言宫禁,是何等罪过?!”
周围的缇骑也明显骚动起来,握刀的手微微放松,面面相觑,眼中尽是骇然。骊山温泉宫,那是玄宗皇帝昔日的离宫别苑,虽经安史之乱略有荒废,但依旧是皇家禁地,岂容轻易置喙?更遑论与这肮脏的漕运贪腐案扯上关系!
赵五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后背的冷汗几乎浸透重衣,但他面上却强行维持着那诡异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洞察秘密后的笃定。他赌的就是崔器对高力士余党及其可能隐藏的惊天秘密的贪婪,赌的就是这“皇家禁地”四个字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诱惑!
他深吸一口气,迎着崔器那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缓缓抬起手,指向账册上那条关于“精炭”调往“龙武军械司”的记录,以及旁边那模糊的“骊山…温…”墨迹注释。
“小人不敢妄言。”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努力保持清晰,“中丞明鉴,此条记录,涉及特调精炭与不明废弃铁料,流转于所谓‘龙武军械司’此一虚设机构,并有此特殊标记。而旁注‘骊山温’三字,虽模糊,然笔锋走势,与宫内批红旧档有七分相似。小人斗胆揣测,此‘温’字,或指‘温泉宫’。”
他顿了顿,观察着崔器急剧变幻的脸色,继续加码:“高力士曾任骠骑大将军,掌宫内省,于温泉宫经营多年。若其真借军械司之名,行私炼之举,所需大型炉窖窖、精炭供应、匠户调度,绝非寻常之地所能遮掩。而温泉宫远离长安,又有宫禁护卫,岂非…最佳之所?”
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虚虚实实。账册上的墨迹注释确实存在,但极其模糊,“骊山温”三字更多是他的猜测和联想。但他将高力士的权柄、温泉宫的特殊性、以及精炭与冶炼的关联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和爆炸性的推论!
崔器的呼吸明显粗重起来,眼中的惊疑逐渐被一种极度炽热的贪婪所取代。他不再看赵五,而是猛地一把抢过那本账册,死死盯着那条记录和旁边的墨迹,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如果…如果这卑贱胥吏所言非虚!如果高力士真的在温泉宫秘密经营着什么!那将是何等惊天动地的大案!足以将无数政敌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也足以让他崔器立下不世之功,权倾朝野!
“龙武军械司…骊山温…”他喃喃自语,三角眼中闪烁着骇人的精光,“好…好一个高力士!好一个瞒天过海!”
他猛地抬头,再次看向赵五,目光中的杀意已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急切的审问:“此事,你还与何人说过?!元载可知?!”
赵五心中凛然,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立刻垂下头,恭声道:“此乃小人方才苦思冥想,偶得之臆测,未曾…未曾与任何人提及。元大人…元大人只命小人核对账目勾稽,并未深究此类细节。”他巧妙地将自己摘出来,并暗示元载可能不知情,至少是未点明。
崔器死死盯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片刻后,他忽然厉声对周围缇骑下令:“将此间所有账册,即刻封存,没有本官手令,任何人不得擅动!赵安!”他指向赵五,“你随本官来!若有半句虚言,本官必将你挫骨扬灰!”
“是…”赵五低声应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暂时…安全了。至少,崔器的注意力被完全引向了骊山温泉宫,苏琬琬的方胜和自己,暂时逃过一劫。
他被两名缇骑“护送”着,跟在疾步而行的崔器身后,再次走向行辕正堂。一路上,崔器面色阴沉,一言不发,显然在急速思考着如何利用这条突如其来的“线索”。
再次踏入正堂,元载竟然还在,正与一名御史低声交谈着什么。见崔器去而复返,且面色如此异常,元载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上前拱手:“中丞,何事如此急迫?”
崔器猛地将手中账册拍在案上,指着那条记录,目光锐利地看向元载:“元郎中,此条账目,你可知晓?!”
元载上前仔细看了看,眉头微蹙,沉吟道:“此条…下官确有印象。精炭调拨,数额不大,接收方名号陌生,当时只以为是军械损耗补充,并未深究。中丞何以对此…”他话未说完,目光扫过一旁垂手而立的赵五,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崔器冷笑一声,并未直接回答元载的问题,而是逼视着他:“元郎中可知,‘龙武军械司’现在何处?又归何人辖制?”
元载面露难色:“这…兵部、工部乃至内侍省下,似乎并无此司衙备案。或是…战时临时所设,档案未及归整?”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将问题推给混乱的时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