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外的校场上,晨曦刺破云层,洒在十万周军的甲胄上,映出一片冰冷的银光。旌旗如林,“周” 字大旗在风中招展,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一场划时代的征战即将开启。姜子牙身披杏黄道袍,袍角绣着淡淡的八卦纹路,手中紧握封神榜与打神鞭 —— 封神榜泛着温润的金光,隐约可见榜单上跳动的名字;打神鞭则透着古朴的威严,仿佛能震慑三界妖邪。
他立于高耸的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过台下阵列整齐的周军将士。这些将士有的面带风霜,是从西岐本土征召的老兵;有的眼神炽热,是不满商纣暴政、慕名而来的义士。姜子牙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如钟,穿透喧嚣,传遍整个校场:“商纣无道,剖比干之心,造炮烙之刑,建鹿台耗民力,宠妲己乱朝纲!他残害忠良,鱼肉百姓,致使天下怨声载道,天地共愤!今日我等奉天命兴师,伐纣救民,必荡平朝歌,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落下,周军将士齐声高呼:“伐纣救民!荡平朝歌!” 声浪震云霄,连远处的西岐城墙都微微颤动,城墙上的守军也跟着振臂呐喊,一时间,整个西岐都被这股激昂的士气笼罩。
姬发身着玄色王袍,腰束玉带,手持象征西岐王权的青铜剑,立于姜子牙身侧。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目光扫过众将士,沉声道:“诸位将士,此役非为争夺天下,而是为拯救苍生!我西岐上下,上至王室,下至黎民,必与诸位同生共死,若有退缩者,以军法论处!”
随着姜子牙一声 “出发” 的号令,周军如同蓄势已久的潮水,朝着朝歌方向进发。队伍前方,阐教三代弟子尽数出战,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哪吒脚踏风火轮,周身红绫飘动,火尖枪在阳光下泛着凛冽的寒光,少年的脸上满是桀骜;杨戬身披锁子黄金甲,腰间悬着三尖两刃刀,额上天眼微闭,眼神锐利如鹰,时刻警惕着周遭的动静;雷震子背生双翼,手持黄金棍,在空中盘旋警戒,双翼扇动间带起阵阵狂风,将前方的烟尘吹散。
周军的队伍绵延数十里,旗帜飘扬,甲胄鲜明,所过之处,沿途百姓纷纷焚香迎接,有的甚至主动加入队伍,想要为伐纣大业出一份力。而这份壮阔的景象,也通过天地间的气运波动,传入了洪荒各处大能的感知中。
消息传至朝歌时,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之上饮酒作乐。听闻西岐大军前来讨伐,他手中的酒杯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酒液洒了一身,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怎…… 怎么会这样?姬昌那老东西,竟敢背叛孤?闻仲!快传闻仲来见孤!”
不多时,闻仲便急匆匆地赶到鹿台。他看着纣王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虽有不满,却也知道此刻不是追究的时候。他对着纣王躬身行礼,语气坚定:“陛下放心,臣早已料到西岐会有异动,已派人前往东海九龙岛,请来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四位道友相助。此四人皆是截教外门中的佼佼者,神通广大,定能拦住西岐大军,保我大商江山!”
纣王闻言,心中稍稍安定,连忙说道:“好!好!只要能拦住西岐大军,孤定有重赏!”
与此同时,东海九龙岛。
这座岛屿常年被云雾笼罩,岛上灵气浓郁,奇花异草遍地皆是。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四位练气士,正立于岛上的聚仙亭中。聚仙亭由汉白玉打造,亭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亭内的石桌上摆放着鲜果与美酒。
闻仲派来的使者跪在地上,将朝歌的危局一五一十地诉说着,语气中满是急切:“四位仙长,西岐大军来势汹汹,姜子牙还请来了阐教弟子相助,我大商危在旦夕!太师特意命小的前来,请四位仙长出山,救救我大商啊!”
王魔听完,猛地一拍石桌,桌上的酒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他身材魁梧,身着黑色战甲,腰间悬着开天珠,眼神中满是怒火:“阐教欺人太甚!姜子牙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修士,侥幸得到元始天尊的青睐,也敢妄言伐商?我等定要让他知道,我截教的厉害!”
杨森身着青色道袍,手中握着一把拂尘,他精通撒豆成兵之术,此刻也附和道:“闻仲太师既已开口,我等岂能坐视不理?况且,这封神量劫本就是我等求道的机缘。若能在此战中立下功劳,不仅能得到大商的赏赐,说不定还能肉身入榜封神,得享天庭正神之位,从此长生不死,何乐而不为?”
高友乾与李兴霸也纷纷点头。高友乾驾驭着花斑豹,腰间悬着混元宝珠,他笑着说道:“我等在九龙岛修行多年,也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正好让那些阐教弟子看看,我截教并非只有亲传弟子厉害!” 李兴霸骑着狰狞兽,手持劈地珠,语气豪迈:“没错!今日便随西岐大军会一会,让他们知道,我九龙岛四圣的威名!”
四人当即决定出山。王魔翻身上了狴犴兽,这只异兽身形庞大,浑身覆盖着黑色的鳞片,一双眼睛如同灯笼般明亮,嘶吼声震得周围的树木都微微晃动;杨森、高友乾、李兴霸也各自催动坐骑,带着门下数十名弟子,朝着西岐大军的方向飞去。一时间,九龙岛上妖气冲天,四圣的身影划破长空,留下一道道残影,直奔战场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