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庄,孙府(现临时作为农会和人民军工作队驻地)内。
赵二狗送走了陆鸣和主力部队,独自站在院子里,感觉肩膀上沉甸甸的。他知道,中队长把这么大一个摊子交给自己,是天大的信任,也是巨大的考验。
“二狗同志,”石磊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别紧张。大队长信任你,我们工作队也会全力支持你!咱们一步一步来!”
赵二狗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石代表!你放心!我赵二狗以前浑浑噩噩,现在明白了道理!一定不辜负中队长的信任,不辜负咱们人民军!”
他立刻行动起来。他没有像以前地主老爷那样坐在大堂里发号施令,而是换上了一身和村民一样的粗布衣服,揣上几个窝头,就扎进了村里。
“王叔!忙着呢?我来搭把手!”
“李婶!家里还有盐吗?我从队里给您匀了点!”
“柱子哥!听说你前阵子被孙府家丁打了?伤好利索没?”
他操着一口地道的大王庄土话,见人就热情打招呼,帮着干农活,修补房屋,绝口不提什么大道理,就是拉家常,听抱怨。
村民们起初对这个“投了人民军”的赵二狗还有些疏远和观望,但看他态度诚恳,干活卖力,说话也实在,渐渐就放下了戒心,愿意跟他聊了。
“二狗子...现在这人民军...真能给咱分地?”
“那还有假?八义集都分了!”
“孙老财...还能回来不?”
“回来?哼!人民军饶不了他!”
通过这种最朴实的接触,赵二狗很快摸清了大王庄的人情脉络:谁家被孙德宏逼得最惨,谁家有血性敢反抗,谁家只是胆小观望,谁家可能和孙府还有藕断丝连...他心里迅速列出了一份“可发展对象”和“需警惕对象”的名单。
晚上,他就把名单交给石磊,两人一起分析。石磊则从政治和政策角度,给他讲解如何甄别、如何谈话、如何培养。
很快,第一批五个苦大仇深、为人正直、在村里有一定口碑的贫苦农民,被赵二狗和石磊秘密发展为农会骨干。
在孙府一间偏僻的厢房里,石磊为这五名新骨干举行了第一次秘密会议。
油灯下,石磊神色严肃:“各位乡亲,今天找大家来,是信得过大家!咱们农会,是穷苦人自己的组织!不是衙门!不是让你们当官做老爷的!”
“农会是干啥的?”他压低声音,“第一,要彻底打倒孙德宏这样的地主阶级!清算他们的罪行!第二,要负责把孙德强占的土地、财物,公平合理地分给咱庄里每一户穷苦人!第三,要动员起来,支援咱们人民军!保卫咱们的胜利果实!”
“当了农会干部,”石磊目光扫过五人,“就不能有私心!不能多吃多占!不能欺负乡亲!要一心为公!谁要是犯了纪律,人民军的条令可不答应!”
五名新骨干听得心潮澎湃,又感到责任重大,纷纷激动地表示:“石代表放心!二狗哥放心!咱们都是苦水里泡大的,知道好歹!一定给乡亲们办事!”
初步骨干队伍建立后,石磊和赵二狗商量,决定下一步就是扩大宣传,消除村民最后的疑虑。
“光靠咱们几个人说破嘴皮子不行。”石磊对赵二狗和几名骨干说,“要把咱们发展的人,散到庄子里去,像种子一样,用他们自己的话,去跟街坊四邻讲!讲人民军怎么帮他们,讲以后的好日子!”
于是,这些新发展的骨干,回到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圈子里,用最朴实的语言,悄悄传播着消息:
“人民军真是好队伍!不拿咱一针一线!”
“真的要分地了!我亲眼看见在量地了!”
“孙老财回不来了!咱们的好日子来了!”
这种“身边人”的宣传,比任何外来者的说教都更有说服力。大王庄村民心中的坚冰,迅速消融,对人民军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与日俱增。
同时,石磊也没有忘记对留守的一中队战士们进行再教育。
在战士们的学习会上,石磊拿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条文,反复强调:“同志们!咱们人民军,走到哪里,就要把好事做到哪里!咱们不仅是战斗队,更是工作队、生产队、宣传队!”
“看见老乡水缸没水了,顺手就给挑满!”
“看见老乡房子漏雨了,会修的就上去帮一把!”
“咱们帮群众解决困难,群众才会真心拥护咱们!咱们的根,才能扎得深!”
战士们纷纷点头,将这些话牢记在心。一中队留守大王庄期间,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还主动帮助村民挑水、劈柴、修屋、治病...与昔日横行乡里的联庄会形成了天壤之别。
大王庄的解放区建设工作,在赵二狗这个“本地带头人”和石磊这个“政治指导员”的配合下,有条不紊地展开着。革命的根基,正在这片刚刚获得新生的土地上,一点点夯实。
陆鸣在八义集收到石磊发回的阶段性报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