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郊外的基地
“筑基计划”的确立,让林枫的行动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但无论是研究基因优化,还是安全地使用“虚空引擎”,都需要一个稳定、隐蔽且具备基础功能的物理空间。那个位于城乡结合部、只有简单隔音的地下室,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接下来的需求。它太过临时,空间狭小,缺乏必要的能源和基础设施支持,更关键的是,与居民区过近,一旦发生意外(比如解析样本时再次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需要一个真正的基地。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林枫像一只谨慎的鼹鼠,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新据点的搜寻中。他利用【信息库】的检索功能(控制在极低功耗,主要查询公开信息),结合实地勘察,设定了严格的筛选标准:
1. 位置隐蔽性: 远离市中心和主要干道,最好位于巨峡市远郊的工业衰落区或废弃农场附近,人烟稀少,不易被注意。
2. 空间与结构: 需要足够大的室内空间,最好带有坚固的地下结构(如防空洞、旧仓库地下室),便于屏蔽和防护。建筑本身要结实,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改造。
3. 基础设施: 至少要有稳定的市电接入(便于伪装正常用电),有独立的水源(哪怕是自打井),并且有潜力铺设独立的网络线路。
4. 合法性与可操作性: 产权清晰或租赁手续简便,房东最好长期不在本地,减少被打扰的可能。周边环境允许进行不显眼的施工和运输。
经过反复对比和几次伪装成意向租客的实地考察,他终于锁定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位于巨峡市北郊,靠近废弃矿区的一个旧仓库。
这个仓库建于几十年前,原本属于一家小型农机厂,后来厂子倒闭,仓库就一直闲置。它独门独院,围墙高大,周围是大片的荒地和稀疏的树林,最近的村庄也在两公里外,隐蔽性极佳。仓库主体是砖混结构,非常坚固,最重要的是,它附带一个面积不小的半地下储藏室,原本是用来存放零件的,层高足够,墙壁厚实。仓库通有民用电(虽然线路老化),院子里还有一口废弃但可以修复的水井。
房东是一个住在南方的老人,对这里的产业并不上心,通过中介全权处理,只要求租金按时到账,对其他一概不问。这正合林枫的心意。
利用之前积累的资金,林枫以“计划开办小型农产品加工厂”为由,顺利签下了一份长期租赁合同,租金相当低廉。拿到钥匙的那一刻,他站在空旷、布满灰尘的仓库中央,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混合着成就感和巨大压力的复杂情绪。这里,将是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大本营,也是“天帝计划”真正起步的地方。
基地选址只是第一步,更繁重的工作是改造。林枫深知,他不能雇佣施工队,一切必须亲力亲为,以确保绝对的保密。
他首先花费几天时间,详细绘制了整个仓库和地下室的测量草图,然后在笔记本上精心规划了功能区划:
? 地面仓库区: 作为伪装层。计划堆放一些真正的、廉价的农具和包装材料,营造正常经营的假象。角落隔出一个小房间作为“办公室”和临时休息处。
? 核心实验区(地下室): 这是改造的重点。分为几个子区域:
? 计算与信息中心: 放置服务器机柜、网络设备、工作站。需要稳定的供电和散热。
? 生化实验台: 用于处理基因样本、进行基础化学实验。需要防污染台面、通风设施(计划自制简易通风橱)、冷藏设备。
? 精密加工区: 放置小型车床、3D打印机、焊接设备等,用于制造工具和零件。
? 能源与保障区: 安装大容量蓄电池组、静音柴油发电机(应对停电)、水过滤系统、应急物资储备。
? 安全隔离间: 用加厚钢板隔出一个小空间,用于进行高风险操作(如解析样本),内部铺设软质材料,防止意外自伤。
规划完成后,便是大规模的采购。林枫再次动用了他的黑客技能和谨慎的现金交易方式,通过多个不同的渠道,分批订购所需物资。采购清单冗长而具体:
? 建材类: 隔音棉、防火板、钢板、水泥、沙石、管线、电缆。
? 设备类: 几台二手服务器机组、大容量硬盘、千兆网络交换机、不同断电源(UPS)、一台小型静音柴油发电机、工业级空调(用于服务器散热)、实验室级冰箱、防爆通风柜组件、基础的金工机床、高精度3D打印机、各种规格的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
? 工具类: 电钻、切割机、焊机、全套五金工具、电子测量仪器。
? 生活保障: 简易床铺、储水罐、净水器、大量罐头食品和耐久存粮。
物资运输是另一个挑战。他租用了一辆破旧的小货车,每次都选择在深夜或凌晨,沿着不同的路线,将物资分批运到仓库。卸货、搬运、全部独自完成,工作量巨大,常常累到虚脱。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将沉重的设备安置到位,看着空旷的仓库一点点被填满,心中那份关于“家”和“根据地”的踏实感就越发强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