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如此,秦始皇、秦二世如此,商纣夏桀莫不如此!高祖皇帝若不 ** 暴秦,何来大汉四百年基业?若论忠君,高祖可曾忠于秦帝?说句不中听的——四百年前鹏举祖上亦是秦人,难道今 ** 要为暴秦复仇反汉不成?”
“本将只认一个道理:天下是万民之天下。谁坐江山,当由百姓抉择。”
“他日若我昏聩无能,天下人人皆可取我而代之。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便是如此!”
金甲白袍的伍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天神降世。他肺腑之言振聋发聩,令在场将士无不心潮澎湃。汉军士兵眼含热泪,暗自感叹这才是真正心系苍生的明主。就连新归降的袁军士卒也彻底折服,眼中只剩炽热的忠诚。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高长恭反复咀嚼这句话,不由叹服道:"袁本初败得不冤。若主公真能践行此道,末将愿誓死追随。"
战场陷入沉思的静默。岳飞离得最近,将每个字都听得真切。他眉头紧锁,神色变幻,内心天人交战。伍奎端坐象龙之上,看似从容,实则手心沁汗——若岳飞仍不归顺,该当如何?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伍奎最后掷地有声,"君主如舟,百姓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岳飞双拳紧握,面色数变。最终长舒一口气,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岳飞,愿效犬马之劳!"
伍奎放声长笑,眉宇间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欢欣。
他快步下马,双手搀起跪拜的岳飞,朗声道:"鹏举!盼你这句话久矣!得你这般谋勇双全的良将相助,何愁天下不平?他日必能让黎民百姓重享太平盛景!"
这番豪言壮语令岳飞目光一凝,对面前之人愈发敬重。
身旁的岳云咧着嘴乐不可支,目光在父亲与主公之间来回穿梭,悬着的心总算落下。
"主公!刘备盘踞青州,兵强马壮,对富庶的冀州早已垂涎。而今趁我军与袁绍交战之际,竟偷袭冀州西北,此患不除,恐有大碍!"
刚归顺便为主分忧,岳飞神色肃然地进言。
伍奎颔首叹道:"鹏举所言极是。只恐经此一役,刘备会龟缩城中避战。要破此敌,还须从长计议。"
"末将已有破敌之策!"岳飞胸有成竹地笑道。
话音未落,房玄龄也策马上前:"主公,属下亦有一计!"
伍奎眼中闪过兴味:"不如二位各自将计策书于帛上,一较高下?"
随军主簿很快呈上笔墨。
二人挥毫泼墨,须臾间便双双呈上密计。
伍奎展卷细看,忽然抚掌大笑:"果然不谋而合!"
......
三日后
自管亥战死、关羽负伤,刘备便采纳姚广孝之策,严令守城避战。
任凭汉军在城外如何叫阵,城中始终按兵不动。
议事厅内,刘备正与众人品茗闲谈。自茶叶风行以来,这提神醒脑的饮品便成了他的心头好,每逢思绪纷乱时,一盏清茶总能令他茅塞顿开。
刘备浅啜了一口清茶,顿觉心神舒畅。想到近日汉军毫无动作,他脸上不禁掠过一丝疑虑,转头看向左侧的姚广孝:"军师,汉军这三日按兵不动,莫非暗藏阴谋?据探马禀报,昨夜约万人汉军趁夜色离营北上,不知伍奎打的什么主意?"
"阴谋!"
姚广孝眉头紧锁,快步走向悬挂着的冀州地图。他手指在地图上勾画,突然神色骤变:"主公!汉军夜离必是偷袭新乐!此城乃我军退往青州咽喉,若失守,我军将困死冀州!请速发兵救援!"
刘备闻言大惊,茶盏重重砸在案几上:"新乐仅有两千袁军降卒驻守,战力薄弱,若汉军真来攻城,只怕..."想到后果,刘备面色发白,急忙转向阶下的太史慈:"子义!你弓马娴熟,速领一千精骑并五千步卒驰援新乐,务必守住城池!"
"遵命!"
太史慈肃然领命,深知事态紧急,片刻不敢耽搁,疾步赶往军营调兵。这一千骑兵是他多年心血积攒,平日视若珍宝,如今为抢在汉军前抵达新乐,也只能忍痛动用了。
...
南皮城南,新乐城沐浴在落日余晖中。城门处,守军士卒百无聊赖地拄着长枪打哈欠:"整日守城门,何时才能上阵建功?"
"就你这胆量,上了战场怕是要尿裤子!"众士卒哄笑着打趣,这是他们打发无聊时光的唯一消遣。
突然,大地开始震颤!只见千余汉军铁骑卷着尘土奔袭而来,汉字大旗猎猎作响。守军惊慌失措地关闭城门,失声尖叫:"敌袭!快上城墙!"
汉军阵前,史文恭一骑当先,方天画戟如旋风般横扫,十余守军尚未来得及反应,便被拦腰斩断。转眼间,城门口已化作血色炼狱。
《冷锋破甲》
"放箭!速射!"
城墙上的刘军校尉青筋暴突,声带几乎撕裂。箭雨从垛口倾泻而下,直取策马扬尘的史文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