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姜抬眼一看,立即起身施了一礼,含笑道:"我倒不嫌烦,小孩子嘛,新鲜劲儿没过还挺有意思的。"
"只怕平儿那孩子自己不肯安分。"
"说得是!"
荀采苦笑着揉了揉太阳穴:"这混小子越大越闹腾,我是真拿他没办法了。"
"夫君可有什么主意?"她眼巴巴望向苏烨。
苏烨摊手道:"能有什么法子?年纪太小,读书习武都还早。要不送去母亲那儿待些日子?"
"或者送回岳父大人府上也好。他老人家不是总念叨着要带平儿吗?"
反正荀爽如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书院去得也随意。
"这..."荀采轻咳两声,眼里闪着期待又有些犹豫,"会不会太麻烦长辈了?"
"不妨事。"苏烨不以为意,"就像姜儿说的,偶尔带带孙辈,老人们高兴还来不及。"
"再说平儿去哪都跟自家似的,半点不生分。"
他望着荀采又道:"你这几个月都没法静心练功了吧?"
"可不是!"荀采扶额叹息,"带着这小祖宗,哪还能修炼?"
"我可不想落在姐妹们后头。"她挽住苏烨手臂,"还指着和夫君长相厮守呢!"
果然是亲生的讨债鬼!
早知就该晚些要孩子——当然也就是想想罢了。
正室的担子摆在那儿,嫡长子总要早早诞下。否则各房各院都不会答应的。
以下为
"罢了!就依夫君所言,先将孩子送去我父亲那儿住段日子吧!我也能清净一阵!"荀采果断决定道。
"我举双手赞成!"苏烨笑着附和:"另外,等他满三岁,就可以开始启蒙教育了!到时候让元皓、公达、志才他们轮流抽空教导;这样他就没空来烦你了!多好的安排!"
"咦?"荀采愣了下:"这样会不会太早了?"
甄姜也点头附和:"三岁就要背负学业压力,确实有些过了。"寻常孩子最早也要四五岁才启蒙吧?
"不早!"苏烨摇头道:"这小子机灵得很,身体发育也快,结实着呢;若不早点管教,我怕他将来长歪;真成了纨绔子弟,你们可别后悔!"
荀采与甄姜对视一眼,不再多言。确实,与其将来后悔,不如及早管教。
"那就全听夫君安排吧!"荀采轻叹。心中默默为苏平哀叹:珍惜所剩无几的快乐童年吧!
次日上午。
苏烨罕见地召集麾下文武齐聚将军府议事。
待众人到齐,苏烨环视一周开口道:"今日召集各位,是因昨日收到洛阳急报——陛下已于昨日驾崩。"
"什么?!"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竟真驾崩了?主公英明预料啊!"
"为何主公昨日不立即召集我们?"
"这不明摆着体恤我等嘛!笨!"
(
众人低声交谈起来。
戏志才整理衣袖站起,向苏烨恭敬行礼道:"主公,时机已至,我们应当着手筹备了!"
"天下将倾!"
荀攸、田丰、郭嘉等人相继颔首表示赞同。
苏烨目光坚定道:"确需早作准备!"
"然距天下大乱尚有数月之期;"
"眼下当是朝中何进与宦官集团相争之时;"
"洛阳虽乱,尚不足以动摇天下根基;"
"待洛阳局势明朗,方是真正的乱世开端!"
"当下宜速购置粮秣军械,囤积各类物资!"
"此乃最后良机,机不可失!"
言罢,他看向众人吩咐道:"此事交由志才、仲德、元皓及舍弟处置,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齐声应诺:"谨遵主公之命!"
苏烨复又叮嘱道:"商会之事更需谨慎,逐步变卖各州郡铺面,转入暗处经营。"
"待时局动荡,各地必生变故,须防产业遭人强占。"
"务必未雨绸缪。"
他不会给未来的诸侯任何可乘之机。
对各方势力的野心,他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
将希望寄托于他人遵守规则,无疑是天真的想法。
"明白!"
苏玉与苏义异口同声应道。
苏玉接着说:"大哥几年前就做过类似部署了。"
"因此苏氏商会始终采用明暗 ** 运作模式。"
"如今时机成熟,将表面业务转入地下并不困难。"
"只需三到五个月即可完成调整。"
"这个时间应该足够?"
苏烨肯定地点头:"完全来得及,明年三月前完成都无大碍。"
"当然,越快越好。"
"这样更有利于隐蔽商会的运作。"
商业版图必须维持。
没有经营何来资金?
未来要供养数十万大军,还要治理荆州乃至更广阔的地域。
需要巨额资金支撑。
仅靠辖地百姓与士族的消费能有多大收益?
天下九成的财富都掌握在世家豪强手中。
"我清楚了!会抓紧推进!"
苏玉闻言松了口气,会意地点头。
此时的洛阳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