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颉等人闻言大喜:"未料苏将军早有筹谋!此计甚佳!"
"此策可行,我等附议!"
(
**
众人之中,秦颉抢先表态。
“我同意!”
“还有我!”
赵慈与徐璆也紧跟着点头附和。
毕竟,冒险的不是他们。
冲锋陷阵的是苏烨麾下的将士,即便失利,他们也没什么损失。
可若是成功,首功固然归属苏烨,但他们也能分一杯羹。
“好!”
苏烨见众人无异议,当即拍板道:“此事就此定下!”
“我提议,明日清晨发兵宛城,预计午后抵达。”
“届时,秦太守可率军试探攻城,将贼军主力引至南门与东门。”
“我会派黄忠与典韦助阵,以牵制敌军,减轻你们的压力。”
“佯攻一阵后便收兵驻扎,待夜间再依计行事,诸位意下如何?”
若不派黄忠与典韦参与,苏烨担心秦颉的部队会再次溃败,甚至更糟。
无奈——
此前秦颉的官军已败过一阵,士气低迷,战力堪忧。
必须先提振他们的信心。
同时,也要让黄巾军心生忌惮,不敢轻易出城。
其实,若以秦颉的官军为诱饵,诈败引黄巾出城,再设伏围剿,或许更为稳妥。
但苏烨并未提及此策。
他心知肚明——秦颉等人绝不会答应。
故而,才有了眼下的安排。
“甚好!就这么办!”
秦颉三人听完,立刻应允。
这分明是件好事!
有黄忠与典韦相助,必能小胜一场,重振军心。
于己有利,何乐而不为?
对这两位大将的本事,他们毫不怀疑。
当天敲定计划后,苏烨率部在樊城休整一夜。翌日清晨,大 ** 过早饭便整军出发,旌旗猎猎向宛城推进。正午稍作歇息,未时初刻已兵临城下。
"渠帅快看!"城头韩忠兴奋地拍着墙砖,"那帮手下败将又来找死了!不如让我带兄弟们再杀个痛快?"
孙夏与赵弘立即出列抱拳:"末将愿往!"
"且慢!"张曼成掌心下压,眯眼远眺逐渐逼近的官军。他嘴角虽噙着笑,眉心却拧成川字:"官兵主将并非庸才,若无把握岂会二次来犯?此事必有蹊跷。"
这位自封"神上使"的渠帅手指无意识敲击城墙:"传令各门严守不出,本帅倒要看看他们玩什么花样。"
韩忠与孙夏隐晦交换眼神——计划本就不在于此。
"杀——!"
震天喊声中,黄忠典韦各率精兵分袭南北二门。秦颉统领两万主力猛攻南墙,徐璆亲率四千精锐直取东门。
至于苏烨,则随秦颉在后方坐镇观战。
铉钾军早已脱离主力,取道西面迂回,悄然抵达宛城西侧山林隐蔽待命。
黄忠与典韦分别以罡劲巅峰与罡劲中期的强横实力,甫一出击便如利刃破竹,杀得黄巾军措手不及。二人率众疾攻,转瞬突破防线登上城头。
随后,他们持续扩大优势,接应官军源源不断涌上城墙,抵御黄巾军的反扑。
"大事不妙!官军有悍将!"
"速速拦截!绝不能任其肆虐!"
南城门的张曼成见黄忠所向披靡,顿时面如土色,急调重兵围堵,更遣数将阻截。
然寻常士卒在黄忠刀下犹如草芥,即便所谓将领,最高不过暗劲初期修为。刀光闪处,须臾间尽数伏诛,未能迟滞其分毫。
目睹此景,张曼成肝胆俱裂——他自身仅化境巅峰修为,料想黄忠斩他顶多只需两刀。
"渠帅!防线将溃!"
韩忠血染战袍奔至张曼成身侧示警。张曼成立即决断:"分派半数黄巾力士由你统率围剿,可有把握?"
这支千人之众乃大贤良师以秘法炼就的死士,气血狂暴如蛮牛,铜皮铁骨刀剑难伤,实为张曼成手中底牌。
只是秘法催动时持续消耗生命本源,每逢征战皆在燃烧寿数。若透支过度,立时毙命——非到绝境,他断不愿动用此军。
"末将誓死效命!"韩忠抱拳应道。
韩忠心花怒放,他觊觎张曼成麾下的黄巾力士已久,暗中盘算着如何收归己用。如今终于让他等到了良机。
只要张曼成尚在人世,想要完全掌控这些黄巾力士无异于痴人说梦。但若是今日之后张曼成命丧黄泉呢?
调动黄巾力士至城南本就是苏烨交代给他和孙夏的任务。韩忠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等孙夏那边的消息了。
"杀!"
随着号令,韩忠率领千名黄巾力士布阵迎战黄忠。训练有素的黄巾力士竟让黄忠一时难以突破。
"有意思!"
黄忠心中暗惊,一边与韩忠周旋一边思忖:"即便全力以赴,短时间内也难以取胜。张角果然有些门道。"
与此同时,东城门战况激烈。典韦率领的官军攻势凶猛,黄巾军节节败退。孙夏命赵弘留守,自己火速赶往南城楼求援。
"禀渠帅!东城门出现一名罡劲境界的猛将,我军快支撑不住了,请速发援兵!"孙夏神色慌张地禀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