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广寒宫”基地深处,绝密研究区。
巨大的隔离舱室内,冰冷的金属墙壁反射着幽蓝和惨白两种截然不同的光芒。
左侧,是庞大而优雅的“晨曦使者”号舰首残骸,即便严重损毁,其流畅的线条和银白色泛着微光的装甲,依然透露出一种超越时代的科技美感,仿佛一位沉睡的远古贵族。
而右侧几个较小的封闭分析舱内,景象则截然不同——那是此次战斗带回的阿古斯文明残骸以及火星“神孽”机甲的生物组织样本,狰狞、扭曲,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暴戾气息。
秦书墨和洛城站在主观察廊上,隔着厚重的透明合金窗,凝视着这片凝结了上古恩怨与当前危机的空间。首席科学家陈院士正激动地指着全息投影上的数据流,向他们汇报最新发现。
“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
陈院士花白的头发似乎因为过度兴奋而翘起几根,他指着阿古斯残骸的分析图,“看这种材料结构!也就是火星将其命名为‘星烬钢’的材料,它的能量偏转效率和物理强度远超我们最先进的纳米陶瓷复合装甲!初步分析,其内部存在一种动态晶格,能在受到冲击时瞬间重组分散能量!”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是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的“神孽”机甲被击伤后的画面慢放。
“更惊人的是它的自我修复能力!看这些生物组织,它们不是简单的克隆肌肉,而是一种……一种高度工程化的活性材料!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周围金属碎片和能量进行增殖修复!这已经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材料学和生物学的认知!”
洛城微微蹙眉,他体内的“幽蓝”核心在靠近阿古斯残骸时,传递来一种微弱但清晰的排斥感,仿佛遇到了天敌或极度厌恶之物。
那是一种冰冷、混乱、充满吞噬欲望的气息,让他本能地感到不适。
而当他的感知转向“晨曦使者”时,感受到的则是一种深沉如海的悲伤和一种宁静而有序的能量波动,与“幽蓝”隐隐共鸣。
“有弱点吗?”秦书墨的问题直接而冷静,将她从科学的震撼拉回现实的博弈。
“有!”
陈院士肯定地点头,放大了星烬钢的分子结构模拟图,“这种动态重组并非完美无缺。我们发现了几个特定的能量频率波段,如果使用共振武器进行精准打击,可以干扰甚至暂时‘冻结’其晶格重组,大幅削弱其防御。当然,这需要极高的能量控制和射击精度。”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至于那些生物机甲……它们似乎极度依赖某种中央神经网络信号指挥,一旦信号被高强度干扰或切断,它们的协同性和再生速度会显着下降。但干扰它们所需的能量场强度……目前我们的技术很难在战场上大规模实现。”
“也就是说,火星掌握的,是一种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的外星科技,”秦书墨总结道,目光锐利,“而且,充满了不可控的侵略性。”
“毫无疑问是同源技术,”陈院士指向对比数据,“火星使用的生物机甲材料、能量核心,甚至那种狰狞的美学,都和这些阿古斯残骸高度一致。他们不是创造者,只是……继承者,或者说,掠夺者。”
这时,旁边曦光文明研究组的负责人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压抑的兴奋:
“指挥官,陈院士,‘晨曦使者’的初步材料分析也有重大进展!其主体结构采用的合金,我们暂命名为‘曦光尘晶’,其能量传导效率和结构稳定性同样惊人,而且……其基础元素构成和微观形态,与‘羲和一号’的装甲如出一辙!”
他调出“羲和一号”和“晨曦使者”装甲的微观结构对比图,虽然细节迥异,但核心的能量回路和晶格排列逻辑确实如出一辙。
“之前无法复制羲和一号的主要原因就是材料太少,样本太少,这下有了晨曦使者,我们可以加大逆向工程进度。”
“引擎方面呢?”洛城忍不住问道,他最关心的是能否解决“羲和一号”的能源瓶颈。
研究员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引擎部分损毁最严重,尤其是其核心……我们根据残存结构推断,那是一种远超我们理解的能量发生装置,绝非简单的聚变或裂变。它似乎涉及到了空间维度的能量抽取……我们暂时称之为‘维度共鸣引擎’。”
他看了一眼洛城,继续道:
“相比之下,‘羲和一号’目前使用的‘烛龙’型可控核聚变引擎,虽然已是蓝星顶尖技术,但本质上只是……一个勉强驱动这具超时代躯壳的‘心脏起搏器’。要发挥‘羲和一号’的真正潜力,乃至实现……您所期望的批量生产设想,修复或理解那个‘维度共鸣引擎’,是唯一的途径。但这……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也许需要理论物理学的根本性突破。”
希望与挑战并存,批量复制“羲和”的梦想依然遥远,但至少,方向已经指明。
就在这时,秦书墨的副官走来,低声道:“指挥官,最高统帅部紧急加密会议,俄罗和阿卡丽的代表已经在线上,议题是关于我们此次的‘收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