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我高卧在这幽静的山林之中,远离尘嚣,心境悠然。四周被葱郁的树木环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混合的清新气息,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能洗净心灵的尘埃。春日里,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斑驳陆离地洒在我的小屋上,给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我缓缓揭开那轻柔的帐子,眼前豁然开朗,一片自然的美景映入眼帘。
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近处,溪水潺潺,鸟鸣声声,它们似乎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偶尔,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和谐。我深吸一口这山间清新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随着这清风飘散而去。
正当我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时,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我起身开门,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小童,手持一封书信,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外。他告诉我,这是梅道士派人送来的邀请,邀我前往他的居所赴宴。梅道士,乃是一位隐居于山林之中的高人,他精通医术,擅长炼丹,更对道家的养生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我曾有幸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对他那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深感敬佩。
我欣然接受了梅道士的邀请,跟随着小童的指引,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了梅道士的居所。这里位于一片桃花林中,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满树的桃花竞相绽放,绚烂夺目。粉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一片片轻盈的羽毛,铺满了小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桃花香,让人沉醉其中。
走进梅道士的居所,只见屋内陈设简单而雅致,墙上挂着一幅幅描绘山水风光的画卷,更添了几分文化底蕴。在房间的中央,摆放着一个古朴的炼丹炉,炉火正旺,金色的火焰跳跃着,仿佛在诉说着炼丹的奥秘。梅道士坐在炉旁,面带微笑,神情专注,他手中的扇子轻轻扇动,控制着炉火的温度。
见我到来,梅道士起身相迎,热情地招呼我入座。他告诉我,今日是他一年一度的炼丹盛会,特地邀请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共聚一堂,分享炼丹的心得与成果。说着,他指了指窗外那盛开的桃花,笑道:“你看这桃花,开得如此灿烂,却也难逃凋零的命运。而我们修道之人,追求的便是那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之境。这炼丹炉中的丹药,便是我多年来的心血所在,希望能借此达到那传说中的境界。”
闻言,我心中一动,不禁对这炼丹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梅道士见状,便亲自为我斟上一杯用桃花酿制的酒,笑道:“此酒名为‘流霞’,不仅口感醇厚,更有着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你若愿意,不妨一试。”
我接过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只觉一股暖流从喉咙滑入心田,瞬间觉得全身舒畅,仿佛连精神都为之一振。我望着梅道士那童颜鹤发的模样,心中不禁暗想:如果说饮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哪怕只是短暂的逃避那无情的岁月,也值得一试。于是,我举杯畅饮,与梅道士及在座的诸位友人共赏这桃花盛景,畅谈人生哲理,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清明佳节。
首联“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他高卧在山林之中,因春天的即将逝去而感到一丝忧愁。然而,当他揭开帐子,打开窗户,眼前的自然美景却让他豁然开朗。这里的“愁春尽”为下文的祈求长生做好了铺垫,而“开轩览物华”则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与自然界的每一变化息息相通、恬淡而自然的情怀。
颔联“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写诗人忽然接到梅道士的邀请。青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这里用作道士的使者,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而“赤松子”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指梅道士,进一步烘托了道士的仙风道骨。诗人接到邀请后,心情由愁转喜,表现出他与梅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转入对梅道士山房景物的描绘。金灶是炼丹的器具,象征着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而仙桃则是道教中常见的仙果,象征着吉祥和长寿。这里通过“金灶初开火”和“仙桃正发花”的意象,展现了梅道士居处环境的幽美和仙气弥漫,使人流连忘返。
尾联“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点明了宴会的主题和诗人的心愿。诗人感叹如果能够永葆青春、长生不老,那么即使醉倒在流霞美酒中也心甘情愿。这里的“流霞”既指美酒,也暗喻着道家的仙酒,能够让人长生不老。诗人通过这一愿望的表达,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流露出他对隐逸生活和长生不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借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诗人巧妙地营造了一种仙气弥漫的氛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神秘。此外,诗人还通过表达自己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追求,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总的来说,《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一首充满隐逸情趣和道家色彩的佳作,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喜欢每日一诗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每日一诗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