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双方就是在抢时间。若能在刘苍援军到达前攻下定陶,就能在敌军防线撕开裂口,后续部队便可源源不断向东郡挺进。反之,若援军抵达时仍未攻克城池,战局就将重回对峙状态。
这是一场危险的僵持,无论哪方战败都将面临严重后果。不同的是,刘苍实力雄厚,经得起失败;而马腾和曹操却输不起,一旦战败,兖州、秦州等地就会全线崩溃。
定陶城头,浑身浴血的太史慈已不知头盔去向,双戟不断挥舞,将一个个攀上城头的敌兵击退。刚刚将一名敌兵打下城墙,他稍作喘息便又投入战斗。
此时他们已连续厮杀三个多时辰,整整半日没有片刻休息,滴水未进。所有人都杀红了眼,视野中只剩一片血色。
"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为了汉王,为了天下苍生,杀啊!"太史慈气喘吁吁地鼓舞士气,连他都如此疲惫,普通士兵更是筋疲力尽。但为了守住城池,他们必须坚持。
太史慈不停激励士兵,但长时间的激战已让他们双臂酸软,连兵器都难以举起。"坚持住!汉王就要到了!"
战火轰鸣,定陶城防历经数次重击,已然残破不堪。在督战官持续催逼下,攻城槌接连不断地冲击着岌岌可危的城门。
门轴发出刺耳的 ** ,门洞后方,数十名玄甲士卒正拼命搬运着石块、滚木等障碍物,将城门通道堵得水泄不通。随着每一次撞击,门楣上簌簌抖落的不仅是尘埃,更是守军最后的希望。
"加紧攻势!不许停!"敌阵中一名军校扬刀嘶吼,驱使士卒发起更猛烈的冲锋。
持续半日的撞击终于显现效果。伴着惊天动地的垮塌声,城门轰然倾倒,将后方十余名守军尽数掩埋。
"破城了!全军冲锋!"那军校欣喜若狂,率先引兵杀入。孰料刚踏入城门,漫天箭雨便倾泻而下,他身中数箭吐血倒地。
城楼之上,太史慈刚斩杀数名登城敌兵,忽闻下方巨响,面色骤变。"报!城门失守!"传令兵仓皇来报。
"快!"太史慈急召副将接替城防,自己率亲卫火速驰援城门。此刻城门处的争夺,已然关乎整场战役的胜负。
城门处,太史慈策马赶到时,敌兵已如决堤洪水般涌入。箭矢如雨倾泻,却挡不住前赴后继的敌军。
"破阵——"
太史慈不及细想,双戟在手,领着十余亲卫直插敌阵。戟锋所过之处,血浪翻涌,每一步都踏着敌尸前进。然敌众我寡,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亦渐露疲态。
"着!"
戟风呼啸间,一柄长枪自暗处突袭而来。太史慈侧身避让,枪尖仍破甲入腹。他怒目圆睁,双戟横扫数敌,反手拔出腹中枪,掷出时又贯三人。
"以血还血!"
负伤猛将如疯虎出柙,竟推着敌阵往后倒卷。黑甲士卒趁机抢据城门,铁壁渐成。忽而太史慈抄起敌卒作兵,抡转如风车,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嗤——"
暗箭破空,没入肩胛。太史慈咬牙折箭,浑身浴血却傲立阵前,竟以一人之躯遏住千军之势。敌阵后方督战校尉厉声 ** :"斩将夺城者,赏千金晋 ** !"
重赏之下,亡命之徒再度涌来。太史慈拄戟喘息,心中默念:恐难再为主公效死...
恰在此时,大 ** 颤。刘苍亲率两万铁骑,如雷霆般席卷而至。
马腾与曹操同时传令,命前线大 ** 速拦截,务必要阻住敌方铁骑,绝不容敌军突破至定陶城下。
冯凯、刘岱皆为曹操帐下猛将。
二人精通兵法武艺,此刻奉命率军迎战,立即驰往前线布阵。他们深知此战关系重大——定陶城门已破其五,城池陷落就在顷刻之间。只要能挡住刘苍的铁骑冲锋,此战便能尘埃落定。
届时任凭刘苍如何暴怒,终将无力回天。
“列阵!”
“喝——”
冯凯少年时便以勇武闻名,追随曹操南征北战,曾在荆州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获封奋威将军,其后事迹鲜少记载。
刘岱文武兼备,早年在曹操任司空时便为其心腹长史,后因军功封列侯。徐州之战中与王忠共讨刘备,兵败后不久病逝。
军令既下,战阵骤成。
刀盾手压阵在前,巨盾接连接地,形成铜墙铁壁;其后长枪如林斜指苍苍,锋刃映日生寒;枪阵后方 ** 手分列两翼,箭簇齐指半空,引弦待发。
刘苍亲率两万浴血铁骑奔袭而至,将士周身杀气翻腾。他鹰目如电,远眺定陶城外敌军营寨密布,恰见两万大军横向截断去路,转眼间已筑起层层盾墙。
“螳臂当车!”刘苍冷笑,霸王枪凌空一挥,“铁骑所至,挡者披靡!”
“铁骑所至,挡者披靡!”
两万铁骑山呼海啸般应和,铁流轰然撞向盾墙。刹那间盾裂甲碎,血浪冲天。
战阵前方,厚重的盾墙在骑兵部队的猛烈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那些看似坚固的防御工事根本抵挡不住这股摧枯拉朽般的攻势,转眼间就被撕得粉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