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拿下江东四郡,彻底消灭孙权势力,便能将现有领土完整整合,连成一片牢不可破的整体。届时,下一步战略目标就是针对曹操展开行动。
至于刘备,此刻他仍在益州与刘璋激战正酣。由于得到刘苍的暗中支持,双方短时间内难分胜负。即便战局出现变化,短时间内也不会对汉国构成威胁。待击败曹操后,再调转矛头消灭刘备,届时天下十三州中的大部分版图都将收入囊中。最后只需一鼓作气拿下凉州和交州,便可实现天下一统。
还有一个不得不战的重要原因:孙权暗中派遣鲁肃前往兖州与曹操结盟。但孙权不知道的是,在刘苍多年的大力支持下,黑冰台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建立了完善的情报网络。鲁肃刚出发,黑冰台就截获了这一情报。
这也解释了为何曹仁见陇右难以速胜,便留下两员大将率军撤回,在兖州布防。在刘苍看来,江东四郡就像一只烦人的苍蝇,不如趁此机会一举歼灭,永绝后患。
此次军事行动兵分两路:除甘宁率领的部队外,另一路以黄忠为主将,鲜于辅和张辽为副将,率三万大军从扬州出发,渡河后直取广陵江都。两路大军在地图上形成钳形攻势,牢牢夹住江东四郡。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难以保密。出兵不久,各路探子就将消息火速传回,很快其他诸侯都得知了此事。看清军报内容后,各路诸侯紧绷的神经才稍显放松——原来汉王的目标只是江东四郡。
刘备和刘璋对此情报并无太大反应,这并非他们不想干涉,实在是力不从心。益州战场上,双方已激战两三年仍未见分晓,因此对这个消息也只能静观其变。
但兖州的曹操不能坐视不理。他敏锐地察觉到,刘苍这次军事行动与自己息息相关。
刘苍与曹操的军事对峙
(前情提要)
数月前,鲁肃奉孙权之命出使结盟,双方约定互为呼应。曹操召集幕僚紧急商议,认为若扬州失守,刘苍将掌控七州之地。待其剿灭孙权后,必挥师北上。
(衮州前线)
曹军大营:
- 曹仁率五万精锐驻守衮州粱郡
- 部队分驻山阳、留县两处要塞
- 徐州守军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刘苍应对)
- 太史慈、张颌、高顺率六万大军进驻:
? 徐州细阳
? 相县
? 丰县
? 小沛
- 双方保持克制,形成战略对峙
(江东反应)
会籍山阴军议:
参会人员:
- 周瑜(沉默不语)
- 黄盖、韩当(神情萎靡)
- 鲁肃
军议焦点:
1. 孙权质问:"曹操可有援军?"
2. 鲁肃回禀:"仅见对峙之师"
3. 孙权怒斥:"背弃盟约!"
局势艰险,饶是智谋超群的周瑜也感到棘手。孙权望向这位被誉为"美周郎"的谋士:"公瑾可有良策?"
黄盖等将领虽勇猛过人,却非运筹帷幄之才,更因前次败绩而士气低落。周瑜轻叹一声:"如今唯有正面迎战。"孙策猝逝后,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孙权忽然想到:"能否请尚香相助?"自孙尚香两年前从刘苍处返回江东后,便深居简出。周瑜摇头:"今非昔比。上次尚有用处,如今情分已尽。况且刘苍此次刻意避而不见。"
"莫非 ** 我?"孙权面露苦涩。周瑜郑重行礼:"请主公准我领兵出征。"次日,周瑜率五万大军北上,黄盖、韩当等将领随行。
战场上杀声震天。甘宁腰间铁链舞得虎虎生风,所向披靡;去卑浑身浴血仍狂笑厮杀;曹性冷静搭箭,身旁亲兵不断递上新箭。
忽闻一声暴喝:"甘宁可敢与我一战!"只见一员虎将拖着大刀冲来,双臂肌肉虬结。甘宁兴奋地舔着嘴唇:"来者何人?某不斩无名之辈!"
(江东虎吼
"虎林大将陈武在此!敌将休逃,看刀!"
【史载】陈武,东吴名将。少时英姿勃发,追随孙策平定江东,战功赫赫,官拜别部司马。孙权继位后,其屡建奇功。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遭张辽突袭力战而亡。孙权痛惜不已,陈寿誉其为"江表之虎臣"。
此刻战场之上,陈武拖刀疾行,猛然暴喝挥刃劈斩。甘宁纵声长笑,腕间铁链铮铮作响,如怒蛟翻腾直迎刀锋。
铛——!
金铁交鸣间,陈武面色骤变,踉跄后退数步,刀身震颤不已。甘宁亦身躯微晃,面露讶色——未曾想这陈武臂力竟与自己不相上下。
陈武沉息运劲,双臂抡刀再攻。甘宁双手分持铁链,绞出漫天寒光,借兵器之利将陈武困锁其中。
平心而论,陈武确属猛将。虽在《三国演义》着墨无多,但史载其曾横扫千军,几无败绩。然比之甘宁这般顶尖武艺,终究稍逊半筹。
可这陈武竟全然不顾性命,拼着同归于尽也要挥刀斩敌。甘宁一时束手——虽能毙敌于链下,但那厚背大刀劈来,自己怕也难逃重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