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精益求精的演员,不会在意拍摄时需要穿着哪个国家的传统服饰。
只要角色需要,剧本设定什么服装,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穿上。
哪怕是扮演韩国人,甚至是岛国人,穿上韩服或和服,他们也不会迟疑。
但前提是——他们愿意接演这个角色。
“一条过!”导演一挥手,示意场记直接通过。
“一条过!”导演再次挥手,孙林又一次完美演绎。
“Cut!过!”
“Cut!过!”
短短两天时间里,导演对孙林的表演评价几乎全是“一条过”或“Cut!过”。
他的演技让整个剧组感到震撼,甚至让同组演员压力倍增。
“怎么可能演得这么快?”全知娴受到的冲击最大。
没人认为导演是在偏袒孙林,但凡旁观过他表演的人都能看出,他的演技无可挑剔。
角色的性格、神态、眼神、情绪、肢体动作,一切细节都精准还原剧本要求。
孙林的表演丝丝入扣——他绝不只是靠脸吃饭的偶像派,而是兼具实力与颜值的真正演员。
在他眼中,中韩演员的演技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以两国影视剧中的常驻主角为例——
韩国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整体演技略胜中国同龄演员。
但中国30岁以上的演员,演技却远超同年龄段的韩国演员。
这并非孙林偏爱韩国或收了钱,而是客观事实。
就连媒体也不得不承认,韩国年轻演员的表现普遍更稳定。
中国演艺圈烂剧泛滥,许多年轻明星演技单一,或靠瞪眼,或靠固定表情搪塞整部戏。
中国演员大致分为几类:
顶级演员——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拼实力,魅力经久不衰,成为影史传奇,如张囯容。
实力派——清楚自己外貌不占优势,便专注打磨演技,典型如黄博。
努力型——有颜值但天赋不足,只能靠勤奋弥补。
将中国85-90年出生的青年演员与韩国同年龄段演员对比时,明显看出韩国演员整体演技更胜一筹。中国真正的实力派演员主要集中在80前出生群体,而80后能担纲主角且演技出众的青年演员屈指可数。
值得关注的是,孙林堪称中国80后演员的演技双璧之一——另一位是广受认可的葫哥。作为各自时代的标杆,葫哥统领80后演技派,孙林则代表着90后演技巅峰。正因如此,孙林在《来自星星的你》剧组仅三天就靠实力征服了韩国同行,连全知娴都赞叹:"与你对戏是我演艺生涯最轻松的体验。"
面对赞誉,孙林谦逊归功于拍摄进度。当被问及六年空白期反而演技精进时,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比起技巧打磨,我更注重角色钻研。若不能透彻理解角色,再纯熟的演技也难以融合。"这番见解让全知娴对中国演员有了新认知:"中国老一辈演员确实代表着亚洲顶尖水平。"
孙林随即指出当下困境:"如今青年明星遍地开花,但真正称得上演员的凤毛麟角。"他犀利划分两者区别:"明星与演员虽同属艺人范畴,但本质截然不同。"目前能列入青年演员行列的,不过葫哥、朱雅渂、杜纯、张衣汕等寥寥数人。
中国新生代偶像数量众多,诸如李毅锋、吴怡帆等当红艺人比比皆是。
全知娴趁着323场戏的休息间隙,与孙林闲聊起来:"你提到档期紧张,难道在中国也有拍摄任务?"
"确实有两部中国戏约,一部时装剧,一部古装戏。至于赶进度,导演不是说过吗?只剩下五天期限,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后天晚间就是新剧首播。"孙林向全知娴解释道。
"啊,确实如此。"全知娴这才记起剧组的紧张行程。
"孙林,准备开拍!"导演的召唤打断了谈话,孙林立即起身投入工作。
短短三日,剧组已拍摄至第二集内容,进度之快甚至超过编剧创作速度。与中方剧本创作模式不同,韩剧采取"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编剧根据播出后的观众反馈实时调整后续剧情,这种独特的制作流程正是韩剧品质卓越的奥秘所在。
"都敏俊xi!"这个即将风靡亚洲的经典角色,为孙林赢得了"孙教授"的亲切昵称,节目中还常被主持人调侃。
拍摄期间,孙林全身心投入工作,无暇外出。频繁 ** 耗费大量时间,这种工作节奏已成为行业常态。来韩四日,他始终抽不出时间与女友宋知笑见面。虽然同在首尔,两人甚至曾擦肩而过却浑然不知。
"今晚有空溜出来吗?"宋知笑发来讯息。孙林笑着回复:"你不是要拍夜戏吗?"
"咦?"宋知笑这才想起行程安排,困惑道:"你怎么知道?"
"你经纪人刚通知我的。"面对迷糊的女友,孙林只能耐心解释。
"哎~"宋知笑不禁为紧凑的行程感到沮丧。
"别急,晚上收工后我去探班。"孙林安慰道。如果拍摄顺利,他九点前就能结束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