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姐姐下面条,突然不觉得加班孤单了”
“求葱花煎蛋的教程!”
“姐姐的围裙好特别,是自己绣的吗?”
林小满盯着那条关于围裙的留言,手指轻轻抚过蓝布围裙上的小月亮刺绣 —— 那是周雨彤去年送的生日礼物,针脚歪歪扭扭,却缝进了她们最穷时共穿一件羽绒服的情谊。“要不……” 她抬头,看见室友眼里跳动的光,“今晚再播一次?”
厨房的瓷砖缝里还沾着上次炖排骨的油星,林小满摸出橱柜最深处的铸铁锅。这是奶奶用陪嫁的银镯子换的,锅底刻着模糊的 “福” 字,每次烧热时,纹路里的油渍就会透出温润的光。周雨彤架起用旧快递盒改的手机支架,镜头对准铁锅时,她忽然发现林小满的手在发抖。
“别怕,” 周雨彤往旁边一站,卷发扫过镜头,“有我给你当托儿呢!” 黄油块扔进锅里的瞬间,“滋啦” 声惊得旺财跳下窗台。葱段在油里慢慢变成焦糖色,酱油浇下去的刹那,棕红色的酱汁在油里炸开,香气裹着热气扑上脸颊,恍惚间竟有了几分老家土灶的错觉。
“家人们,” 林小满对着镜头笑,声音却在发颤,“今天做的是葱油面,面要煮得……” 话未说完,油星溅到手腕,她下意识缩手,却听见弹幕里一片 “小心” 的提醒。周雨彤递来牙膏涂抹烫伤,趁机入镜:“这位是我的合租搭子,沪漂厨房首席大厨!大家想看什么菜,评论区留言,我们明天就试!”
粉丝数从三位数跳到四位数时,窗外的雨停了。月光穿过晾衣绳的间隙,在灶台上织出格子图案,铸铁锅的把手处,还残留着刚才握出的温度。林小满咬下面条的瞬间,听见周雨彤在旁边轻轻说:“你知道吗?你直播时的眼神,和第一次拿到 offer 时一模一样。”
手机在此时震动,一条私信跳出来:“晚星你好,我是‘云起时’,想聊聊你的铁锅。” 林小满愣了愣 —— 不知何时,有粉丝给她起了个昵称,叫 “深夜晚星”。私信附了张照片:雕花檀木灶台上,同款铁锅正煨着汤,蒸汽模糊了镜头,却能看见锅沿那道熟悉的 “福” 字。
凌晨两点,直播间的人数慢慢回落,最后一条弹幕来自 ID “深夜泡面君”:“看着姐姐煮面,突然想起妈妈做的酱油饭,谢谢治愈打工人的夜。” 林小满盯着这句话,忽然想起上次和父亲通电话,对方说:“隔壁小敏考上了银行,人家那才叫稳定。”
“想什么呢?” 周雨彤递来一片西瓜,红壤上插着把卡通叉子,“我刚发了朋友圈,同事说你这是‘沪漂版小森林’,要不咱们搞个系列?下周做本帮红烧肉怎么样?” 她忽然指着屏幕,“快看!‘云起时’打赏了火箭!”
账号后台躺着陌生的打赏记录,林小满的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三个月前,她偶然发了条煮面视频,不过是想记录独居生活,却没想到有人会隔着屏幕说 “被治愈”。那些深夜里的锅碗瓢盆碰撞声,竟成了许多人加班结束后的 “电子夜宵”。
“其实……” 她犹豫着开口,“今天策划案被晓雯抢了。” 周雨彤突然放下西瓜,卷发扫过桌面:“走,咱们找王曼妮说理去 ——”“算了,” 林小满握住她的手,触到腕间廉价的塑料手链,那是她们第一次去迪士尼时买的,“也许…… 直播真的能成为一条路呢?”
窗外传来首班地铁的轰鸣,晨光正一点点爬上瓷砖墙面,昨晚的葱油香似乎还在空气里游荡。林小满摸出手机,在备忘录写下:“明天直播:葱爆排骨,配奶奶的秘制酱料。” 周雨彤的头渐渐靠在她肩上,发出轻轻的鼾声。晨光里,铸铁锅还没来得及清洗,油星在灶台积成小小的光斑,像谁随手撒下的星星碎片。
她起身关窗,看见远处的东方明珠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枚被擦亮的别针,别在城市灰蓝色的衣襟上。手腕的烫伤处还在微微发疼,却比不上心里泛起的热意 —— 原来在这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一碗人间烟火停留。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陈晓雯发来的消息:“小满,明天会议记录记得多打印几份,甲方代表会来。” 林小满盯着消息框,忽然想起直播时网友问她:“为什么总在凌晨做饭?” 她当时回答:“因为有些星光,只在深夜发亮。”
此刻,晨光中的铸铁锅突然映出她的倒影,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闪烁,像极了奶奶灶台前的煤油灯。她轻轻摸了摸锅底的 “福” 字,忽然明白:原来所谓希望,从来不是轰然降临的奇迹,而是藏在生活褶皱里的,那一点点熬出来的烟火气。
雨彻底停了,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落在灶台上的绿萝叶上 —— 那是周雨彤刚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此刻正蔫蔫地朝着光源生长。林小满打开水龙头,冷水冲刷着铁锅的声响里,她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第一次与这座城市的脉搏,如此同频共振。
喜欢沪漂女孩的烟火逆袭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沪漂女孩的烟火逆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