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城外,旷野之上的血腥气,即便是夕阳的余晖也无法冲淡。
刘景站在高台上,面色沉静,听着军官激动的汇报。
以不足百人的伤亡,换取了五千敌军的全军覆没。
这个战果,让他身后的亲卫们个个挺直了胸膛,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传令下去。”
刘景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清晰而有力。
“所有战死的兄弟,抚恤五千钱,外加二十石粮食,必须在三日内送到家人手中,敢有克扣者,斩!”
“重伤的,立刻送去医学院,让华佗先生亲自诊治,伤好后不便再上战场的,一律安排进官营作坊,给个轻省的差事,另发抚恤两千钱。”
“轻伤的,治好后,多发两个月月饷,以资鼓励!”
一道道命令下达,让周围的士兵们眼中都燃起了炙热的火焰。
跟着这样的主公,卖命,值!
“主公,那三千俘虏,如何处置?”
贾诩走上前来,低声问道。
刘景的目光投向那黑压压跪在地上,被缴了械的黄巾俘虏,他们脸上满是麻木和恐惧。
“先带回城内,全部管饱,让他们吃一顿这辈子都没吃过的饱饭。”
刘景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挖矿。”
贾诩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明了。
主公这一手,不只是为了劳力,更是诛心。
果然,当三千黄巾俘虏被押回元氏县城,看到那冒着热气的粟米饭和有肉星的菜汤时,所有人都疯了。
他们如同饿鬼投胎,狼吞虎咽,许多人一边吃一边嚎啕大哭。
这种简单的饱足,对他们而言,却是天堂般的享受。
……
元氏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常山郡。
之前还在观望、迟疑的各县豪强,这次再没有任何犹豫。
他们被刘景展现出的恐怖战力彻底吓破了胆。
元氏县衙的门槛,都快被这些前来“投诚”的县令、县尉、豪强代表们给踏破了。
一时间,钱粮、人力、情报,源源不断地向元氏汇集。
整个常山郡,在刘景雷霆万钧的手段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整合。
刘景的威望,在这片土地上,已然如日中天。
与此同时,真定城内,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褚燕坐在帅位上,面如死灰。
李大目的惨败,像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他的所有幻想和侥持。
城内,两万五千名黄巾军,加上数倍于此的流民,每天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刘景,正有条不紊地扎紧口袋,切断了他们所有可能获得补给的渠道。
饥饿,如同瘟疫,在城中迅速蔓延。
“将军!没粮了!军仓里连老鼠都饿死了!”
一名将领哭丧着脸冲进大帐。
“外面……外面已经开始抢了!为了半个发霉的饼子,都敢动刀子!”
褚燕烦躁地挥了挥手,将他赶了出去。
他何尝不知道?
城中的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就像一个灌满了火药的木桶,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主公。”
贾诩的声音在刘景耳边响起。
“真定城已是瓮中之鳖,不必急于攻城。可让那些吃饱了的俘虏,去城外喊话。”
“就说在元氏,顿顿有肉吃,干活还有工钱拿。”
刘景看向贾诩,两人相视一笑。
毒!
贾诩这条计策,太毒了!
这是要从根子上瓦解黄巾军的军心。
很快,真定城外,每天都会响起元氏县这边“幸福生活”的宣传。
城墙上的黄巾军听着城外曾经的同伴们中气十足的喊话,再摸摸自己饿得咕咕叫的肚子,眼神都变了。
怨恨和怀疑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疯狂滋长。
尤其是那些本就是流民出身的士兵,许多人因为长期缺乏油水和盐分,一到晚上就两眼一抹黑,患上了夜盲症。
恐惧和饥饿的双重折磨下,对褚燕的怨言,已经毫不掩饰。
“他娘的!咱们在这儿饿死,凭什么他褚燕还能吃香喝辣!”
“就是!当初说好的有饭吃,现在连稀的都快喝不上了!”
小规模的哗变和火并,开始频繁发生。
“文和,看来褚燕要坐不住了。”
刘景看着最新的情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主公,一头饿疯了的狼,会咬断任何伸向它的东西,哪怕那是一块带着钩子的肉。”
贾诩冷静地分析道。
“我们只需再扔一块足够大的肉饵,就能把它从洞里钓出来。”
刘景眼中精芒一闪。
“我明白了。”
他当即下令,组织一支规模浩大的“运粮队”,大张旗鼓地从南向北,朝着真定方向进发,故意做出要长期围困的姿态。
同时,刘景还有一个更狠的杀招。
“传令各部,加强夜间适应性训练!”
“多备火把、火油,我要让所有士兵都明白,黑夜,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