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观星台,夜风凛冽,吹得陈平的道袍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重重迷雾。星算老人的话语如同星子,在他脑海中明灭不定。“混沌初开之象”、“一线因果”、“吞噬金丹”,这些词语交织成一幅充满诱惑与危险的地图,指向那片被遗忘的荒原。
他没有立刻返回洞府,而是绕道去了宗门的“万象阁”。此地并非藏经阁那般收藏功法秘术,而是储存了宗门历年积累的游记、地理志、风物志乃至一些无法归类、真伪难辨的杂书孤本。关于坠星原的详细记载,或许在这里能找到蛛丝马迹。
值守万象阁的是一位筑基初期的老执事,须发皆白,正靠着书架打盹。陈平出示了秘传弟子令牌,老执事揉了揉惺忪睡眼,看清令牌后一个激灵,连忙恭敬行礼。
“弟子想查阅所有关于‘坠星原’的记载,无论是宗门档案还是私人游记。”陈平说明来意。
老执事不敢怠慢,引着陈平来到一处偏僻的书架前。这里的玉简和兽皮卷轴大多蒙着一层薄灰,显然罕有人问津。
陈平神识扫过,开始快速浏览。
大部分记载与星算老人所言相符:上古陨星坠落,砸出巨坑,引发地脉剧变,灵气混乱稀薄,草木难生,妖兽绝迹,被视为不毛之地。有数位宗门前辈曾前往探查,皆无功而返,记录中多描述为“死寂”、“紊乱”、“毫无价值”。
然而,在翻阅到一枚颜色暗沉、边缘甚至有些破损的黑色玉简时,陈平的目光凝住了。
这枚玉简并非官方档案,而是一位自称“游云子”的散修留下的游记残篇,年代似乎更为久远。其中提到了坠星原,描述却截然不同!
· “…余循星殒之迹,至那片荒原。地表确如传闻,灵机枯竭,乱流纵横,然每至子夜,月华最盛时,荒原核心处似有幽光隐现,如呼吸明灭,引周遭混乱灵气为之旋动,恍若…混沌鸡子,内蕴造化…”
· “余欲深入,然心神不宁,似有无形壁障阻隔神识,更有幻象丛生,见巨兽骸骨撑天,听古战场杀伐之音…强行突入三里,神魂如遭重击,不得已退却…”
· “…撤退之际,于外围乱石中,偶得一物,非金非石,触手温凉,内蕴星辰之力与一丝…莫名死气?怪哉!把玩数日,竟与余所修功法隐隐相合,助我突破瓶颈…然心中不安日盛,终将此物封存于洞府秘格,留待有缘…”
混沌鸡子!无形壁障!幻象!蕴含星辰之力与死气的异物!
游云子的记载,与星算老人之言相互印证,却又增添了更多令人心悸的细节。那“无形壁障”和“幻象”,恐怕就是吞噬金丹修士的元凶之一。而那种奇异的“异物”,更是勾起了陈平极大的兴趣。星辰之力他能理解,但那“一丝死气”为何会与星辰之力共存?还与游云子功法相合?
这游云子,修的又是什么功法?
陈平试图在万象阁中寻找更多关于“游云子”的记载,却一无所获。这枚黑色玉简,仿佛是此人留下的唯一痕迹。
带着更多的疑问和一丝隐隐的兴奋,陈平复制了游云子游记的内容,离开了万象阁。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三日后,独自一人离开了紫云宗山门,化作一道不起眼的遁光,朝着西北方向的坠星原而去。
三千里路程,对于筑基修士而言不算遥远。越是靠近坠星原,周围的灵气便越发显得稀薄和混乱。地面上开始出现一些不规则的、仿佛被巨力撕裂又胡乱拼凑起来的岩层,草木稀疏,偶尔能看到一些适应了这种混乱环境的、形态古怪的低阶毒虫急匆匆而过,它们的外甲闪烁着不健康的金属光泽,显然也受到了此地环境的影响。
终于,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色调灰暗的荒原出现在地平线上。天空在这里似乎都低垂了几分,云层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絮状,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如同铁锈和灰烬混合的气息。
这里,便是坠星原。
陈平没有贸然深入,他在边缘地带落下遁光,脚踏实地。神识谨慎地向外延伸,果然如同记载所言,此地的灵气乱流严重干扰神识,探查范围被压缩到了不足平时的三分之一,而且感知到的信息也充满了各种“杂音”,难以分辨真伪。
他运转混沌衍道诀,混沌真元在体内流转,那种不适感顿时减轻了不少。混沌之道,似乎天生就对这种混乱环境有着一定的适应力。
他仔细观察着地面,这里散布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有些像是被高温熔融后重新凝固,表面光滑如同琉璃;有些则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轻飘飘的,仿佛失去了大部分重量。
时间缓缓流逝,日渐西斜。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皎洁的明月升上中天,清冷的月华洒满这片死寂的荒原时——
异象出现了!
就在荒原深处,距离陈平大约数十里的地方,一点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幽光,如同沉睡巨兽缓缓睁开的眼睛,悄然亮起。那光芒并非固定,而是在缓缓旋转、明灭,随着它的呼吸,周围那些混乱暴动的灵气流,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梳理,开始围绕着那点幽光,形成一个个缓慢而巨大的混沌漩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