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长老的丹房位于洞府深处,推开沉重的石门,一股混合着各种药香和淡淡烟火气的热浪扑面而来。丹房内部比想象中宽敞,中央矗立着一尊半人高的赤铜色丹炉,炉身雕刻着繁复的火焰云纹,此刻炉底正燃烧着幽蓝色的火焰,散发出惊人的热量。
墨长老正盘坐在丹炉前的蒲团上,神情专注,双手结印,操控着炉火。他并未因陈平的到来而分心,只是用眼神示意他将凝露草放在一旁的玉台上。
陈平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放下玉盒,然后恭敬地站在角落,目光灼灼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看炼丹,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丹炉旁的玉台上,还摆放着其他几种已经处理好的药材,主药是一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玉髓芝”,旁边还有“百年黄精”、“血精草粉末”等。墨长老的手法行云流水,时而打入一道灵诀控制火候,时而凌空摄取一味药材投入炉中。
每一次投药,都伴随着炉火一阵微妙的变化。有时需要文火慢炖,炉火温顺如羔羊;有时需要武火猛攻,烈焰咆哮如怒龙。墨长老对火候的掌控已臻化境,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度尺,时刻感知着炉内药力的融合情况。
陈平看得如痴如醉。他发现自己之前处理药材的经验,在此刻有了全新的理解。每一种药材的投放时机、所需火候,都与其药性、质地息息相关。那株凝露草,是在所有药材药力初步融合,需要一股清灵之气调和时,被墨长老精准地投入炉中。
凝露草遇热即化,化作一团氤氲的雾气,融入药液之中。顿时,丹炉内原本有些躁动的药力变得平和下来,开始缓缓凝聚。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丹房内寂静无声,只有炉火燃烧的呼呼声和药材融化融合的细微声响。陈平站得腿脚发麻,却不敢有丝毫动弹,生怕打扰到这神圣的过程。
终于,当丹炉内传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浓郁丹香时,墨长老手印一变,低喝一声:“凝!”
炉盖轰然开启,三道白光如同有灵性般从中飞出,落入墨长老早已准备好的玉瓶之中。丹药圆润饱满,表面有着淡淡的云纹,正是上品的培元丹!
墨长老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带着满意。他收起玉瓶,这才看向陈平,淡淡道:“看明白了多少?”
陈平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仔细回想了一下,谨慎地回答:“弟子愚钝,只看出师尊投药时机与火候变化紧密相关,尤其是凝露草投入的时机,恰到好处,起到了调和鼎鼐之功。但对更深层次的药力融合、灵力引导,仍是一知半解。”
墨长老微微颔首:“能看到时机与火候,已算入门。丹道之基,在于识药、控火。识药者,需明其性,知其理,晓其变。控火者,非徒掌温度,更在于以火为笔,勾勒药力融合之轨迹。你于灵植一道有天赋,此为你优势。日后照料药园,需更用心体会每一株草药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环境下的细微变化,此乃识药根本。”
“是,弟子定当牢记!”陈平受益匪浅,这简短的指点,比他独自摸索许久都管用。
“嗯。”墨长老挥了挥手,“今日便到此。回去后,可将今日所见与你平日所学相互印证。这本《百草丹心》上册,你拿去研读,每月考核一次。”
说着,一本略显古旧的线装书册轻飘飘地飞到陈平面前。书册封面无字,入手微沉。
陈平心中狂喜,双手接过。这显然是丹道典籍!他强压激动,恭敬道:“谢师尊赐书!弟子告退!”
捧着《百草丹心》,陈平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回到了灵溪药园。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里面记载的并非具体的丹方,而是对各种常见灵草药性的深度剖析、不同药材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以及基础的火候掌控理论和一些简单的药力融合技巧。
这正是一部打基础的丹道理论典籍!对目前的陈平来说,比直接给他几张丹方更有价值!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结合今日观摩炼丹的体会,以及平日里照料灵草的经验,许多之前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比如,为何赤焰草喜火,冰心兰耐寒?其内部灵气结构有何不同?为何某些药材不能同时投放?……
知识的脉络在他脑海中逐渐形成体系。他越发感觉到丹道的博大精深,也越发庆幸自己得到了墨长老的指引。
从此,陈平的生活更加充实。白天照料药园,他不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将每一株灵草都当作研究的对象,用心感受其生机流转、药性变化。晚上,则沉浸于《百草丹心》和从藏书阁借来的相关典籍中,如痴如醉。
他的修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对灵力的掌控也越发精妙。偶尔,他还会尝试用最简单的器具,模拟炼丹时的火候控制,虽然只是徒具其形,却也能加深理解。
灵溪药园,不仅是他工作的地方,更成了他学习丹道的最佳课堂。而那本《百草丹心》,则为他点亮了通往丹道殿堂的第一盏明灯。
他知道,自己距离真正炼制出一炉丹药还很遥远,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在这条充满药香的道路上,他正一步步向着梦想靠近。而墨长老的认可和指点,则是他前进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喜欢我在紫云山当杂役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在紫云山当杂役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