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子,发电?
林啸这句石破天惊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就连对他已经近乎盲目信任的陆雪瑶,那双求知欲旺盛的大眼睛里,都写满了……茫然。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尴尬而又荒诞的气氛。
最终,还是梁安琪,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她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震惊,反而露出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混杂着好奇、怀疑和一丝职业性严谨的表情。
她扶了扶鼻梁上那副不知何时已经戴上的平光镜,走到林啸面前,用一种探讨学术问题般的语气,冷静地开口。
“我承认,你的很多想法,都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
“但是,发电机的核心原理,是电磁感应。它需要两个最基本的东西——能够切割磁感线的导体,和能够提供稳定磁场的磁体。”
“竹子,是绝缘体。它不能导电,更不可能……产生磁场。”
“所以,”她看着林啸,一字一句地,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你打算,如何用一根不导电的竹子,来取代发电机里最核心的……铜线绕组和硅钢定子?”
这番话,问得极其专业,也极其刁钻。
直接就将林啸那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拉回到了最冰冷、最残酷的科学现实面前。
张承德教授和陆雪瑶,也都将目光,投向了林啸,等待着他的回答。
然而,林啸却笑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彻底进入了“总工程师”角色,开始用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来挑战自己的女人,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谁说,我要用竹子来导电了?”
他拿起一根铅笔,在图纸的空白处,画了一个简单的剖面图。
“你们看。”
他的笔尖,点在了图纸的中心。
“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铁芯,确实需要用导磁性最好的硅钢片来制造。这个,没有替代品,必须想办法,从县钢厂,甚至省钢厂,用粮食去换,哪怕代价再大,也得换回来。”
“但是,包裹着这些铁芯的骨架,和用来固定整个发电机组的基座,却并不需要导磁性,它们只需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
“用木头?太重,而且容易受潮变形。用钢铁?太浪费,我们没有那么多钢材。”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所以,用竹子,就是我们当下,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将楠竹,通过高温蒸煮和高压定型工艺,制成高强度的‘竹板’。再用这些竹板,来拼接、搭建发电机的外壳和基座。这样,至少可以为我们节省百分之七十的……钢材用量!”
这番话,让张承德教授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以竹代钢!
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
“至于最关键的……”林啸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梁安琪的身上,“铜线绕组。”
“我们没有现成的铜线,更没有生产漆包线的工厂。”
“但是……”
他走到院子里的那堆杂物旁,从里面,翻出了一卷……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红色电线。
“铜,我们可以从废旧的电线、电机里,一点一点地拆。”
“至于包裹着铜线的绝缘漆……”
他看着梁安琪,缓缓地,吐出了两个字。
“生漆。”
“生漆?!”梁安琪愣住了,“那不是……古代人用来做家具的涂料吗?它能承受电机绕组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高温和电压?”
“普通的生漆,当然不行。”林啸笑了笑,“但如果,我们将生漆,与桐油,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的……石棉粉末,进行熬制呢?”
“熬制出来的,就是这个时代,绝缘性能最好,也最耐高温的……天然绝缘漆。”
“用它,来包裹我们拆出来的铜线。然后,再用岚儿找来的那些竹篾工,用他们那双巧手,将这些自制的‘漆包线’,一圈一圈地,均匀地,缠绕在定子和转子的铁芯上……”
他看着早已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的梁安琪,缓缓地,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这样,一台纯手工的、以竹代钢的、凝聚了我们所有人智慧的……‘青石镇一号’发电机,不就出来了吗?”
……
死寂。
整个院子,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梁安琪,陆雪瑶,张承德……
三个代表着这个时代不同领域顶级智慧的大脑,在这一刻,彻底地,停止了思考。
他们呆呆地看着那个侃侃而谈,仿佛在说一件吃饭喝水般简单事情的男人。
心中,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失蜡法、循环经济、以竹代钢、土法漆包线……
这个男人,他到底……
还藏了多少……匪夷所思,却又偏偏……切实可行的,鬼主意?!
如果说,之前的林啸,在他们眼中,还只是一个掌握着超越时代知识的“先知”。
那么现在,他,就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实干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