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校园的生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熟悉却又不尽相同的涟漪。
周一的清晨,阳光透过教学楼高大的玻璃窗,在走廊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粉笔灰、旧书本和青春汗液的混合气息,嘈杂的喧闹声、嬉笑声、急促的脚步声交织成一首独属于校园的、生机勃勃的交响曲。
对于刚刚从龙刃基地那高度紧张、规则严明的环境中归来的李文昊四人而言,这种过于“平凡”甚至显得有些“幼稚”的喧嚣,一时间竟让他们感到些许恍惚和不真实。
“哎哟我去!可算回来了!还是这味儿正!比基地那消毒水味儿好闻多了!”董立杰深吸一口气,夸张地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走廊的热情。他剃了个新发型,精神头十足,焦黑的左手戴着战术手套,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异常,独眼滴溜溜地转着,打量着过往那些穿着清爽校服、脸上带着无忧无虑笑容的同学,咧着嘴直乐呵。
刘怡萱跟在他身边,脸上也带着轻松的笑意,她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校服,马尾辫梳得一丝不苟,只是眼神深处,偶尔会闪过一丝过于敏锐的观察力,那是经历了生死考验后难以完全褪去的警觉。她轻轻碰了董立杰一下:“胖爷你小点声,别跟刚出笼似的。”
“怕啥!胖爷我这是真情流露!”董立杰满不在乎,看到不远处几个相熟的体育生,立刻嚎了一嗓子冲过去勾肩搭背,引来一阵笑骂。
李文昊和王文娟走在稍后一些。李文昊依旧是一身简单的校服,身姿挺拔,神色平静,看上去和周围那些气质干净优等生没什么不同。但只有靠近了,才能隐约感觉到他周身那股异于常人的沉静气场,以及左臂衣袖下,那极其微弱却持续存在的、与脚下大地隐隐共鸣的冰蓝色心核搏动。
王文娟走在他身边,目光不时落在他侧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回到学校,意味着脱离了龙刃的全面监控和医疗支持,她心里那根弦并未完全放松。
“感觉怎么样?会不会太吵?”她轻声问,声音几乎淹没在走廊的嘈杂中。
李文昊微微摇头,目光扫过周围充满活力的景象,低声道:“还好。有点……不习惯,但感觉不坏。”他顿了顿,补充道,“心核很平稳。这里的‘声音’……和基地不一样,更……散乱,但充满生机。它似乎……在适应。”
这种适应并非被动,而是一种主动的、微妙的调和。他能感觉到,左臂的心核正以一种极其缓慢、自然的方式,吸收并中和着校园环境中那些散逸的、微不足道的负面情绪波动——考试前的焦虑、同学间的小摩擦带来的烦躁、青春期的迷茫……这些极其微小的“熵增”涟漪,在触及他周身那无形的、温和的静滞力场时,仿佛被悄然抚平、吸纳,转化成了心核搏动中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充满韧性的“生”之律动的养分。
这并非刻意为之,更像是一种新生的本能。守护,亦可润物细无声。
“那就好。”王文娟稍稍安心,嘴角弯起一抹浅浅的弧度。看着周围熟悉的教室、黑板、还有那些追逐打闹的同学,她心中那份劫后余生的恍惚感也渐渐被拉回现实。能这样并肩走在校园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第一节课是数学。老师还是那个严肃的小老头,讲课一板一眼。同学们大多认真听讲,也有人偷偷在下面看小说、传纸条。
李文昊坐在窗边,目光落在黑板上,思维却有一部分始终内省,关注着左臂心核的状态。他发现,在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理解复杂公式时,心核的搏动会变得更加沉稳、规律,仿佛一种内在的定力加持,让他思维格外清晰敏锐。而当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时,心核又会微微荡漾,散发出极其微弱的、令人宁神静气的波动,无意中影响了身旁一小片区域,连他同桌那原本有些焦躁地转着笔的动作都不知不觉慢了下来。
这种影响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更像是一种良性的环境调节。
课间休息,教室立刻炸开了锅。
“文神!胖爷!怡萱!文娟!你们可算回来了!”班长是个活泼的女生,第一个冲过来,“假期干嘛去了?消息也不回!我们还以为你们集体转学了呢!”
“就是就是!神神秘秘的!”其他同学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好奇地打量着他们。四人之前一起请假,本就引人注目,如今一起返校,自然成了焦点。
董立杰立刻来了精神,挺起胸脯,独眼放光:“嘿嘿,哥几个去参加了一个封闭式……呃……高端特训!懂吧?军事化管理,信号全屏蔽!那可是相当刺激!”
他故意说得含糊其辞,带着一种“哥经历过大场面”的炫耀,引得几个男生惊呼连连,追问到底是什么特训。
刘怡萱在一旁抿嘴笑,也不拆穿。王文娟则笑着和几个女生聊起了假期的新剧和零食。
李文昊没有加入热闹的讨论,只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但并没有人觉得他孤僻。他偶尔点头回应同学的问候,目光平和。一个平时比较内向、坐在他前面的男生,犹豫了一下,转过头小声问:“李文昊,那道三角函数压轴题的第二种解法,你刚才听明白了吗?老师讲得有点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