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馆的造风系统卷着细碎的雪绒花粉掠过,仿真喀尔巴阡山的冻融岩泛着青灰冷光——这种岩石被昼夜温差反复撕扯,表面布满蛛网状的裂纹,风一吹就“簌簌”掉碎石。岩缝里垂着米白色的高山雪绒花,花瓣上沾着未化的霜粒,机械岩羊的蹄声砸在冻融岩上,“笃笃”声混着裂岩矛破空的“咻”声,在低氧的空气里撞出带着霜气的清冽回响。
王文娟的直播镜头没架在花丛里,而是固定在冻融岩缝顶端的雪绒花簇间,镜头斜对着下方交错的“岩缝陷阱区”,刚扫过岩缝里闪着寒光的裂岩矛,在线人数瞬间冲破177亿。弹幕像山间滚落的碎雪般刷屏:“YX七十七连胜冲!”“星光基金的娃举着雪绒花标本,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呢!”
储俊文接过王文娟递来的防滑登山绳时,指尖先触到她手背的霜痕——刚才她趴在冻融岩旁调镜头,手蹭到了岩缝里的冰粒,虽没冻伤,却红了一片,还沾着点雪绒花的白絮。他下意识摸了摸战术袋内侧,那里藏着张孩子们画的“冻融岩逃生图”:歪歪扭扭的冻融岩上,用银笔标着“会自己裂的石头”,纸角沾了点王文娟袖口蹭来的雪绒花粉,被体温焐得发潮,边缘微微卷翘。
“东欧山地战队的‘冻裂岩矛阵’,核心不是岩缝藏矛,是冻融岩的弹射特性。”王文娟的声音裹着霜气,说话时会呵出白汽,递来的分析表上,诸葛隽羽用灰绿笔圈出个“Y”形红圈,“他们的裂岩矛杆是冻融岩打磨的,上面有三道‘断痕槽’,矛尖涂了山蝰蛇毒,矛尾缠的山羊毛浸过冰融水——一碰到岩缝里的霜就会变硬,能借岩缝的弹力往回弹;更阴的是,冻融岩下埋了‘冰裂触发栓’,矛一落地就会让岩缝炸开,去年南美队就是被弹飞的碎石砸中装备,两分钟五人连枪都握不住。”
储俊文指尖在战术板的岩缝弹射模拟图上划过,笔尖停在“Y形岩缝”标注处时,忽然看见王文娟的防风帽边缘沾了朵雪绒花——是刚才调镜头时蹭到的,花瓣还沾着霜。他伸手帮她摘下来,指腹擦过她耳尖的霜粒,带着点山间的凉意。两人同时顿了顿,原本在岩坡上踱步的机械岩羊,好像突然停在原地,只剩风裹着雪绒花粉打在护目镜上的“沙沙”声,像撒了层碎钻。
系统面板弹出私密提示的瞬间,储俊文按了隐蔽键,淡蓝色的光纹在视网膜上停留两秒,核心信息清晰入眼:【国际邀请赛第七十八场开启,触发“山地之志5.0”状态:高海拔冻融环境作战效率提升465%,解锁“裂岩矛轨迹预判+冰裂触发栓识别”技能】。累计.5876万龙币的数字旁,奖励提示像岩缝里的霜粒般闪着淡紫光,和镜头里的雪绒花遥相呼应。
“你的登山绳卡扣松了,冻融岩滑,得卡紧。”王文娟从背包里摸出小扳手,踮脚帮他拧卡扣时,发梢扫过储俊文的手腕,耳尖红得像岩缝里偶尔能见到的野草莓。储俊文接过她递来的温水,水杯套着孩子们编的雪绒花藤编套,套上还串了颗冻融岩碎块,杯底压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便签:“孩子们把雪绒花标本夹在便签里了,说能帮你挡碎石。”
董立杰的平底锅裹着“磁吸钢齿+防岩弹缓冲层”,锅沿的钢齿是按储俊文的战术图磨的,呈“V”形,能吸住裂岩矛上的金属配件,缓冲层混了雪绒花纤维,能卸去岩矛弹射的力道。他往掌心抹了把刘怡萱递的防冻霜,霜体带着淡淡的雪绒花香,是孩子们用雪绒花熬的,眼底没了往日的毛躁,只剩新奇和笃定:“上次在沼泽见的是会转的鱼叉,这次居然见着会弹的矛!这石头还能自己裂,比老家的山怪多了!”说着抡起锅,钢齿“咔”地吸住支从岩缝弹来的测试矛,矛杆上的断痕槽刚要发力回弹,就被缓冲层卸了劲,矛尖的毒液滴在冻融岩上,瞬间凝成小冰珠。
刘怡萱往98K枪管缠上防霜岩皮,这次的岩皮是她和孩子们一起剥的,特意留了点弹性,瞄准镜切换成“冻融岩弹射补偿+裂岩矛断痕识别”双模式——镜面上能实时显示裂岩矛的弹射轨迹,还能用红点标出冰裂触发栓的位置,比之前的“山风补偿”多了层岩缝弹力的计算。她把备用弹匣塞进董立杰的战术袋,声音软乎乎却透着认真:“刚测了八组数据,冻融岩每20秒会因为风温裂一次,裂岩矛弹射时会偏8.5-8.8米,我调了二十二倍补偿,你别踩岩缝里泛亮的地方——那是冰裂触发栓的霜层,一踩就炸!”
董立杰趁她低头检查枪栓,悄悄把自己揣的暖宝宝塞进她防寒服口袋——这是他早上特意揣的,裹了层雪绒花布,能防硌。刘怡萱回头拍了下他手背,却没把暖宝宝还回去,只是从口袋里摸出块磨平的冻融岩片,上面刻着小锅图案,塞进他手心:“李文昊都在岩缝后笑你呢,说你见着会裂的石头就跟见着宝似的,没见过世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