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俊文捏着笔的手指停在数学试卷最后一道大题上,笔尖悬在半空,汗水顺着额角滑进衣领。窗外的蝉鸣聒噪得像要钻进脑子里,可他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一串数字——不是公式,而是系统给出的"最优解题步骤预判"。
"第三步:辅助线应连接AC中点与B点,形成直角三角形相似模型。"
淡蓝色的数据流在视网膜上一闪而过,储俊文几乎是凭着本能在答题卡上书写。三天前,当他对着课本上的函数图像发呆时,突然发现"信息洪流"的能力竟然能作用在学习上——那些晦涩的公式像游戏里的弹道轨迹,复杂的语法规则堪比敌人的战术走位,只要集中注意力,系统就会自动标注出关键节点。
"还有最后十分钟!"监考老师的声音在考场里回荡。储俊文深吸一口气,飞快地写完最后一个句号,放下笔的瞬间,手心已经被汗水浸透。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考试结束前答完所有题目,甚至还有时间检查一遍。放在以前,他能写完选择题就算不错了。
走出考场,董立杰和李文昊正等在教学楼门口,两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表情。
"文哥,最后一道数学题你会吗?"李文昊哭丧着脸,"我连题目都没看懂。"
"还行,"储俊文含糊地应着,没敢说自己是靠"开挂"解出来的,"蒙对了几步。"
"你可真行,"董立杰拍着他的肩膀笑,"这几天看你抱着课本啃的样子,我还以为你中邪了呢。"
储俊文笑了笑,心里却有些复杂。这几天在家复习的日子,是他高中以来最踏实的一段时光。每天早上七点起床,跟爸爸去家具厂帮忙搬木料,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和晚上用来刷题,妈妈会在他学累时端来切好的西瓜,爸爸则会在晚饭后默默坐在他旁边,用手机查家具行业的新行情。
改变是从那天下午开始的。
当爸爸的手指划过手机银行APP上".72"这个数字时,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突然背过身去,肩膀微微颤抖。储俊文听见妈妈在厨房偷偷抹眼泪,抽噎声混着水流声,像根针细细密密地扎在心上。
"这些钱...真是你玩游戏挣的?"爸爸转过身时,眼睛红得像兔子,手里的手机屏幕还亮着,余额数字在阳光下刺眼得让人不敢直视。
"嗯,"储俊文攥着衣角,把直播打赏、系统奖励的事捡能说的讲了一遍,隐去了系统的存在,只说是靠比赛奖金和平台分成,"平台会扣一部分税,实际到账就是这些。"
爸爸没说话,只是拿起手机走到窗边,对着余额截图发了条微信。过了几分钟,家具厂的会计打来电话,语气激动地说拖欠的材料费已经到账,供应商同意继续供货了。
"爸,对不起。"储俊文突然开口,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以前我不该跟你顶嘴,不该偷偷玩手机..."
"傻孩子。"爸爸走过来,第一次主动拍了拍他的后背,掌心的粗糙带着木料和油漆的味道,"是爸没用,让你跟着操心了。"
那天晚上,妈妈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妹妹储雅欣举着果汁杯,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哥,你现在是游戏大神了吗?我们班同学都在说'午夜战神',说他肯定是职业选手伪装的。"
储俊文被逗笑了,举起杯子跟妹妹碰了一下:"等你期末考考进前五,哥带你打一把。"
"真的?"小姑娘眼睛更亮了。
"真的。"他看着爸妈相视而笑的眼神,突然觉得心里某个一直紧绷的地方松开了。原来被理解的感觉,比连续十把吃鸡还要畅快。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那天,储俊文是被董立杰拽着去看榜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他踮着脚尖在高二(3)班的名单里找自己的名字,手指划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心脏越跳越快。
"在这儿!"董立杰突然指着榜单中间的位置,"储俊文,全班第九名!"
储俊文愣住了,以为自己看错了。他揉了揉眼睛,凑过去仔细看——语文112,数学98,英语105,理综230,总分545。这个分数放在尖子班不算什么,但对常年徘徊在倒数的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靠!文哥你逆袭了啊!"李文昊从后面挤过来,手里还捏着自己的成绩单,"我妈要是知道我这次进步了五名,肯定让我玩两小时游戏!"
周围有同学投来惊讶的目光,以前谁提起储俊文,第一反应都是"那个天天睡觉的游戏迷",可现在,榜单上的名字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所有刻板印象。
"你小子可以啊,"盖义文拍着他的肩膀,这家伙的手机终于被妈妈解封了,脸上带着失而复得的兴奋,"是不是偷偷补课了?"
储俊文笑了笑,没解释。他知道这成绩里有系统的功劳,但更多的是自己这两周的专注——当他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竟然发现那些公式定理也没那么难。就像玩游戏需要熟悉地图和枪械,学习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练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