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一步,找到那个“被精神病”的老警察!
茶馆的包厢里,醇厚的普洱茶香丝丝缕缕地弥漫开来,像一层温暖的薄雾,将这方小小的天地与外面喧嚣的尘世隔绝。
王天龙,鬼市,二十年前的人情……
石磊那几句简短而干脆的话,为林渊勾勒出了一幅粗犷而生动的江湖图景。那是一个与纪委大楼里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冠冕堂皇的程序,没有字斟句酌的报告,只有最原始的利益交换和生存法则。
林渊知道,石磊这把刀,不仅能在卷宗的字里行间劈开迷雾,也能在泥泞的江湖里斩出一条血路。
“去鬼市的事情,不急于一时。”林渊将石磊的茶杯续满,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表情,“王天龙是曹坤养的一条恶犬,我们动他,曹坤必然会有所反应。在没有找到邓毅,拿到最核心的证据之前,我们不能轻易打草惊蛇。”
石磊点了点头,他明白林渊的顾虑。他们的力量还太薄弱,像一叶孤舟,在风暴来临前,必须先找到一个稳固的锚点。
而邓毅,就是那个锚。
“所以,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林渊的目光落在面前的茶汤上,水面平静,却倒映着他深不见底的眼眸,“找到邓毅。”
“我明白。”石磊应道,神情变得凝重,“但是,林书记,这件事的难度,可能比正面硬撼王天龙还要大。”
他从那个破旧的笔记本里,又翻出一页,上面是他凭着记忆,潦草写下的几个关键词。
“三年前,邓毅被定性为‘因办案压力导致精神失常’,强制办理了病退。随后,市局以‘精神病人走失’为由,在内部系统发布了协查通报。我记得很清楚,那份通报只挂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撤了,卷宗上最后的记录是‘家属已放弃寻找,予以销案’。”
石磊的指尖在“家属已放弃寻找”这几个字上重重划过,语气里带着一丝冷意:“他妻子车祸身亡,儿子失踪,哪来的家属?这份档案,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笑话。”
林渊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
“一个顶级的刑侦专家,如果他存心想躲起来,不让任何人找到,那他能想出一百种方法,让我们无从下手。”石磊继续分析,“他熟悉我们所有的侦查手段,也懂得如何反侦查。我们现在去查他的银行卡、通话记录、交通信息,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三年时间,足够他把所有过去的痕迹都抹干净,换一个新的身份,消失在人海里。”
这的确是最大的难题。他们要找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失踪者,而是一个反侦查的大师。
“更棘手的是,”石磊推了推眼镜,“我们不能动用警方的力量。我们去派出所要求协查一个三年前就销案的‘精神病人’,消息不出半天,就会传到曹坤的耳朵里。到时候,我们还没找到邓毅,曹坤的杀手可能就先到了。”
包厢里陷入了沉默。
窗外,夜色更浓,城市的霓虹透过窗棂,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明明灭灭,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处境。
许久,林渊才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既然常规的手段行不通,那就用非常规的。”
他看着石磊:“我们不去找‘失踪的邓毅’,我们去找‘活着的人’。”
石磊的眼神动了一下,似乎领会到了什么。
“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凭空存在。他要吃饭,要睡觉,要跟人打交道。他可以换身份,换样貌,但他骨子里的习惯、他的过去、他的人际关系,不可能全部斩断。”林渊的思路清晰无比,“曹坤可以篡改档案,但他篡改不了人心和记忆。”
“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到三年前,回到邓毅这个人本身。从他的亲人、朋友、同事,他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去重新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他。只要拼图足够完整,那个缺失的部分——他现在在哪,就会自己浮现出来。”
石磊那双藏在镜片后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办案的门道,但林渊的这番话,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那是一种不拘泥于案卷,而是直抵人心的洞察力。
“林书记,我明白了。”石磊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我们从外围入手,从那些被档案忽略的细节里,寻找线索。”
“对。”林渊点头,“这件事,只有你能做。你需要动用你过去在刑侦队积累的所有人脉和经验,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真实目的。对外,你只是一个在帮我处理信访积案的、闲得发慌的老干部。”
石磊的嘴角,扯出一个难得的、带着些许自嘲的笑容:“这个角色,我演了十年,熟练得很。”
第二天,江城市纪委大楼。
石磊抱着一个半旧的纸箱,走进了信访室。办公室里的人见了他,表情各异。有人客气地点点头,有人则假装忙碌,眼角的余光却不住地往他身上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