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一场深刻的谈话,你到底想做什么?
钱振华的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灯管里电流的微弱嗡鸣。
那句“你,到底想做什么?”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余音在林渊的心湖里一圈圈地荡开。
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场拷问。
来自这座城市权力顶端之人,对他这个异数,最直接、最彻底的灵魂拷问。
林渊握着那个清脆的苹果,果皮的光滑触感和冰凉的温度,清晰地传递到他的掌心。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眼,再次看向钱振华。
这位市委书记,此刻收敛了所有温和,那双眼睛不再有欣赏,也不再有探究,只剩下一种纯粹的、属于上位者的审视。他站在那里,背靠着窗外璀璨的万家灯火,却仿佛与那片繁华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他像一个孤独的守夜人,在审视着另一个可能要闯入这片黑夜的同行者。
“书记,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能允许我先问您一个问题吗?”林渊开口,声音平静,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钱振华眉毛微微一挑,似乎没料到他会反问,但还是点了点头:“你问。”
“墙上这幅字,‘民生在勤’,是您写的?”林渊的目光,落在了那副占据了半面墙的书法上。字迹瘦硬,笔锋凌厉,透着一股不肯媚俗的执拗。
钱振华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眼神柔和了些许:“是我刚来江城的时候写的。挂在这里,每天提醒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勤,不光是手脚勤快,更是要勤于思考,勤于自省。”钱振华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林渊,“现在,你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
林渊将手中的苹果轻轻放在茶几上,他站起身,走到了钱振华的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一同望向窗外。
从这个角度看下去,江城的夜景尽收眼底。车流如织,汇成一条条金色的河流;高楼林立,点缀着无数闪烁的星光。这是一座繁华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书记,您看这江城,多漂亮。”林渊轻声说。
钱振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我刚来江城的时候,也和您一样,觉得这里很好。直到我被分到档案局,被张富贵科长甩锅。那时候我才发现,在这片漂亮的皮囊之下,有些地方,已经生了疮,流着脓。”
林渊的声音不带任何情绪,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我以为那只是一个人的问题。可后来,我去了青阳县,看到了宏业化工厂排出的污水,闻到了清风河散发的恶臭,看到了那些喝着被污染的水,却无处申冤的乡亲。我看到了陈光副市长和他那张巨大的网,将多少人的利益和罪恶,都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那不是一个疮,而是一片。它们盘根错节,汲取着这座城市的养分,让好人喘不过气,让坏人肆无忌惮。”
钱振华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林渊说的这些,他何尝不知道。只是他身在这个位置,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无数的利益与派系,很多时候,他想像外科医生一样精准切除,却发现病人早已病入膏肓,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出血。
“所以,你想当一个医生?”钱振华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当不了医生。”林渊摇了摇头,“医生要救死扶伤,而我看到的,是烂到根子里的东西,救不了,只能割掉。”
他转过头,目光清澈地直视着钱振华:“书记,您问我到底想做什么。其实很简单。”
“在档案局,我看到尘封的卷宗里,记录着城市的变迁,也掩盖着无数的真相。我希望这些真相,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在青阳县,我看到浑浊的河水旁,老百姓脸上那种混杂着麻木和绝望的表情。我希望他们的脸上,能重新有笑容。”
“在市政府大楼里,我看到那些头顶浊气、道貌岸然的官员,在酒桌上高谈阔论着为人民服务。我希望他们说的话,能对得起他们坐的位置。”
林渊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膛里最深处发出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没有提什么远大的政治抱负,也没有说什么宏伟的蓝图规划。他说的,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钱振华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清秀的侧脸,看着他那双在夜色中依然明亮得惊人的眼睛。这张脸上,没有官场的油滑,没有权谋的深沉,只有一种近乎天真的执着。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那一年,他也是二十多岁,刚刚踏入仕途,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镇。他看到乡干部们为了争一个先进名额,虚报粮食产量,而老百姓的粮仓里,连过冬的口粮都不够。
那天晚上,他也是这样,站在乡政府那栋破旧的二层小楼上,看着外面漆黑的田野,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这里的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那份初心,滚烫得能灼伤灵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