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档案库里失去了意义。
但在外面,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议论和揣测。
林渊被杨坤“发配”进档案库,已经第五天了。
最初的两天,全局上下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人们笃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不出三天,就会被那堆积如山的故纸堆逼疯,哭着喊着跑出来认输。
可三天过去了,档案库那扇沉重的铁门,纹丝不动。
到了第四天,风言风语开始变味。
“哎,你们说,那小子不会是想不开,在里头寻了短见吧?”
“有可能啊!那工作量,别说他一个,就是一头牛进去也得累趴下。”
“要不……让老李去看看?别真闹出人命来,咱们局今年评先进单位的资格可就泡汤了。”
于是,负责看门的老李,在众人或担忧或好奇的目光中,端着一份热腾腾的盒饭,不情不愿地走向了那扇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铁门。
他用钥匙打开锁,推开一条缝,探头探脑地往里瞧。
预想中,林渊要么是双眼通红、状若疯魔地在文件堆里刨食;要么是精神崩溃、蜷缩在角落里喃喃自语。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老李把到了嘴边的“小林,你还活着吗”硬生生咽了回去。
档案库里依旧是昏暗而杂乱。
但就在靠近门口的一片空地上,竟然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已经整理好的卷宗,标签贴得整整齐齐,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而林渊,正坐在一张椅子上。
他身上那件白衬衫不知从哪洗过,虽然有些褶皱,但还算干净。他脸上没有众人想象的绝望和癫狂,反而是一种近乎于禅定的平静。
他没有在整理档案,而是在……看书?
他手里捧着一本发黄的《滨海市地方志》,看得聚精会神,仿佛不是被困在坟墓里,而是在自家书房里享受悠闲的午后时光。
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是老李,甚至还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微笑。
“李叔,辛苦你了。”
老李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他把盒饭递过去,结结巴巴地问:“小……小林,你……你这是……干啥呢?”
“看会儿书,换换脑子。”林渊接过盒饭,打开盖子,香气扑鼻,“哟,今天有红烧肉啊,多谢李叔。”
他说着,便拿起筷子,从容不迫地吃了起来。那模样,淡定得让老李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这小子,绝对是疯了!被逼疯了!不然怎么可能在这种地方,还有心情看地方志?
老李逃也似的关上铁门,一路小跑回到办公室,把看到的景象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遍。
整个档案局,炸了锅。
“什么?他在里面看闲书?”
“完了完了,这孩子彻底完了,精神出问题了。”
“我就说嘛,压力太大,把人给逼傻了。唉,可怜见的。”
同情、嘲讽、幸灾乐祸……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消息很快传到了五楼,杨坤的耳朵里。
他听完心腹的汇报,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他设下这个局,就是要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林渊。他要看到的是林渊的崩溃、绝望、跪地求饶。
可现在,林渊的反应,平静得让人心慌。
这是一种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掌控的状态。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所有的力道都消弭于无形。
“他真的在看闲书?”杨坤不信。
“千真万确!老李亲眼看见的。而且……而且他还把一小块地方收拾得干干净净,整理出了一部分档案,码得跟豆腐块似的。”心腹补充道。
杨坤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一种莫名的烦躁感涌上心头。
他派人去查过,林渊这几天,除了老李送饭,没跟任何人接触过。王正国那边也毫无动静,似乎默认了档案局内部的“工作安排”。
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他决定派人去“慰问”一下。
编研科的刘主任,一个惯于溜须拍马的中年男人,领了这个任务。他带着水果和饮料,装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敲开了档案库的门。
“小林啊,杨局长听说你辛苦了,特地让我来看看你。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啊!”刘主任满脸堆笑地走进去。
林渊放下手里的地方志,站起身。
“谢谢刘主任,也替我谢谢杨局长关心。”他的语气不卑不亢。
刘主任的目光扫过那堆整理好的档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嘴上却说:“哎呀,小林,你这……进度可有点慢啊。这都第五天了,离一周的期限,可没剩几天了。要不要我给你派两个人来帮忙?”
这是试探,也是施压。
林渊笑了笑,没说话。他只是随手从整理好的那堆档案里,抽出一本,递了过去。
“刘主任,您是咱们局里的老前辈,业务精通。我这刚整理完2014年的城建规划类档案,正好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