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你看,若在此处建一座新城,与边城、峪关互为犄角,便能彻底锁死北燕南下的通道。”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勾勒出一条清晰的防线,“届时,这片草场便能成为我军养马屯兵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皇帝当时望着林楠低垂的眉眼,听着他条理分明的分析,心中震撼难言。
这就是霍家血脉中传承的军事天赋吗?未受过系统教导,仅去了一次边关就能洞察如此深远的战略布局。
这种与生俱来的直觉,简直可怕。
正是这次谈话,让皇帝彻底下定了决心。
这样一个天生的将帅之才被埋没,实乃朝廷之失,更是江山之憾。
自霍家、张家相继败落,朝中武将虽不乏勇武之辈,却再无真正能统筹全局的帅才。
不是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而是缺少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
可自古武将功高,必遭猜忌,这几乎成了难以摆脱的宿命。
他能放心用林楠的才能,那下一任君主呢?
还能不能容得下这样一个手握重兵、又深得军心的外姓将领?
但若林楠本就是皇家人,凭他那有些惫懒、并不热衷权势的性子……
皇帝的目光渐渐坚定。
这或许是最好的安排——既让这柄利剑有了用武之地,又免去了鸟尽弓藏的悲剧。
至于那些不能说出口的考量——比如不能让林楠知道,他其实是霍家血脉,避免对皇室怀着怨恨之心;
又比如,用这个突然出现的皇子来制衡日渐势大的三皇子,给其他儿子,东宫太孙成长的时间……
这些心思,被皇帝理所当然的略过了。
哪有什么都不付出的好处?
永昌公主终于从震惊中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就算楠儿想要建功立业,也未必非要以皇子身份……”
“可皇姐,”皇帝打断她,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他本就是朕的骨肉。若不恢复身份,他立下再大功劳,终究也只是臣子。”
永昌公主难以置信地抬眼:“你……你难道还想把皇位传给他?”
皇帝迎着她审视的目光,神色坦然,没有半分心虚:“为何不可?只要他有这个能力,他一样是朕的儿子。”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仿佛真是一位心胸开阔的慈父。
永昌公主回府时,神色复杂却不再多言。
林楠只看一眼便明白——皇帝说服了她。
用的什么理由,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到。无非是那套“可能传位”的说辞。
永昌公主待他真心,若以为他真有机会问鼎九五之尊,又怎会阻拦?
那可是万里江山,至高权柄。
皇帝画的这张饼,确实又大又香。
只是林楠自己清楚,他根本不是皇家血脉。什么传位,不过是镜花水月。
最多一个亲王之位,便是极限了。
不过,没关系,想要的,他自己会去拿。
现在,他不就有入场的资格了吗?
喜欢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