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儿,我的好妮儿……爹没用,爹这辈子……怕是没那个命,成不了异能者大人了。”
他抬起头,双手捧着女儿的小脸,浑浊的眼泪滚落,砸在满是尘土的地上:
“但爹发誓!爹就是拼了这条命!没日没夜地干!去最危险的清理队!去啃变异老鼠的骨头!也一定要给你攒够钱!将来……将来请一位异能者大人,帮我的妮儿觉醒!”
“爹要你……要你堂堂正正地活着!要你再也不用挨饿受冻,再也不用看人脸色!要你……成为人上人!”
破败的棚屋里,父亲的誓言如同微弱的火苗,在末世凛冽的寒风中,顽强地摇曳着。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希望,更是无数在绝望中挣扎的普通人,在看到一丝微光后,所能做出的、最卑微也最悲壮的选择。
“希望啊——”
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在各个基地最核心、最安全的指挥室内,手握权柄的大人物们看着情报部门呈送上来的最新统计数据,发出了含义复杂的叹息。
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过去一个月里,基地在物资生产、防御工事扩建、危险区域探索等各方面的效率变化。
那一条条陡然上扬的曲线,清晰得刺眼。
“能源采集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
“外围防御墙修建进度提前百分之十五……”
“低风险区域清理任务完成率百分之一百二十,主动申请参与中高风险任务人数激增三倍……”
“自愿报名参加夜间巡逻的普通民众数量翻了两番……”
一位基地的高层用手指敲击着报告上的数字,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玩味:“我们以前总以为,用鞭子、用饥饿、用死亡威胁,已经能把那些普通人的潜力逼到极限了。现在看来……是我们低估了他们。”
旁边有人接话道:“为了活下去,他们确实能爆发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但现在,仅仅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甚至可能需要寄托在下一代才能实现的‘希望’——”
他刻意加重了“希望”两个字,充满了难言的意味。
“——他们就能爆发出百分之二百,甚至更多的能量。”
希望基地,钱有望的办公室内。
他同样看着手中的报告,眼神幽深。报告末尾附带着几段前线观察员的记录:
“观测到多名普通劳工在搬运超重建材时,手臂肌肉撕裂仍坚持不休,口中反复念叨‘为了孩子’、‘攒钱’等词语。”
“棚户区自发组织‘互助守夜队’,在异能者巡逻间隙主动承担预警任务,声称要‘磨练胆气,迎接觉醒契机’。”
“黑市上流通的、据说能‘增加觉醒概率’的虚假药剂和护身符价格飙升,仍有大量普通人倾家荡产购买……”
钱有望放下报告,走到窗边,再次俯瞰那片如同沸腾蚁巢般的棚户区。
曾经,那里只有死气沉沉的挣扎和麻木的绝望。
而现在,尽管生活依旧困苦,尽管死亡依旧如影随形,但某种东西确实不一样了。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滚烫的期盼。
那些曾经佝偻的身影,似乎挺直了些许;那些浑浊的眼睛里,燃起了一种叫做“未来”的火光。
他们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明知这根稻草可能纤细易断,甚至可能只是幻觉,却依然愿意为此押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为了给子女攒下那笔遥不可及的“觉醒基金”,父亲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走进辐射未消的废墟;母亲们可以连续工作三十个小时,只为了多换几个贡献点。
年轻的男女可以主动申请加入死亡率最高的探索队,用命去搏一个渺茫的机会。
这爆发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对基地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助推剂。
钱有望的目光依旧胶着在窗外那片如同被注入了兴奋剂般躁动起来的棚户区。
空气中那无形的、名为“希望”的催化剂,正在剧烈地发酵,催生出令他这位掌权者都感到心惊的能量。
“如果……这就是曙光基地的潜力来源……”他低声自语,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他脑海中浮现出情报中描述的曙光景象:没有泾渭分明的阶级,异能者与普通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
那种模式下爆发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希望基地这种依靠高压和阶级统治难以企及的。
他不可能复制曙光的模式。那等于自毁长城,主动瓦解钱家乃至所有异能者家族赖以统治的根基。
一旦他宣布降低异能者待遇,推动所谓的“平等”,第一个掀翻他桌子的,就是会议室里那些倚仗力量高高在上的家族成员和既得利益者。
反噬会来得又快又猛。
但是,在亲眼看到、在数据上确认了普通人体内蕴藏的巨大潜能和价值后,在明知曙光正凭借这种模式飞速崛起的情况下,他还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坐视希望基地被时代洪流远远抛在后面,最终可能被吞并或毁灭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