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尼莫点。
朝圣地。
楚瑶穿着一身专属“龙主”的黑色裙袍,缓步走在风格杂乱,又充满异域风情的街道上。
只够单车通行的海岛小街,路旁两侧搭建着简易的棚屋,棚屋外挂着颜色各异的招牌。
这些招牌上的文字,更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系。
有用中文写着“山城小面”的餐馆,有岛国语的“寿喜烧”店,还有不少英文和德语的各种杂货铺,以及私人交易屋。
除了棚屋,街道两边还摆着不少地摊,上面放着的东西更是稀奇古怪。
有海洋生物的骸骨,一看就不怎么新鲜的深海鱼,看着就不太可能开出珍珠的贝壳盲盒,甚至还有卖垃圾的。
楚瑶一路逛,一路看,发现这些摆地摊的,都是一些没有“摇篮”的普通人。
那些有棚屋的,开餐饮店的,老板大多都是有“摇篮”的普通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里地处尼莫点,海洋资源极其匮乏。
朝圣地的人造岛屿建成不过一年时间,生态环境极差,不论是水源,还是食物,几乎都得靠那些拥有“摇篮”的人产出。
怪不得,当时在向导船上的时候,那两个已经变成“饲料”的人贩子,反复提起“摇篮”的重要性。
正如他们所说,在朝圣地,拥有“摇篮”的人,就是高人一等。
逛了一路,楚瑶终于看到了一个用中文字,写着“华夏同乡会”的招牌。
她侧过身,朝跟随在她身后的蜥蜴人“深潜者”,问:“是这里吗?”
“似的,夫人。”蜥蜴人是华侨,听得懂中文,发音不是很标准,有着很重的闽语口音。
楚瑶点点头,朝这个名叫“华夏同乡会”的棚屋走去。
推开木质门板,头顶响起“叮铃当啷”的风铃声。
楚瑶抬头,门后的天花板上挂着一串做工有些粗糙,但造型别致的贝壳风铃。
棚屋外。
随着楚瑶走进“华夏同乡会”,跟在她身后的蜥蜴人,将“华夏同乡会”的木板门关上,始终保持寂静的54号街,忽地爆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讨论声。
“她……是37号登陆口那个女孩?”
“听说是龙主的女人。”
“我的天,她怎么敢上岸,不怕‘昼光会’那群人发疯吗?”
“‘昼光会’发不发疯我不知道,我看你是得了失心疯,居然敢提‘昼光会’!”
……
时间回到半个小时前。
“龙窟”的潜水器,突然停靠在54号登陆口,随后上来一个“深潜者”。
最先上岸的蜥蜴人“深潜者”,是经常在54号街出没的“龙窟”交易员。
主要负责在临近几条街区,替“深潜者”队伍里的成员,进行一些物品交换。
对于这条街上的居民来说,这位“深潜者”算是他们的老熟人。
但即便是老熟人,对“龙窟”畏惧,使得他们根本不敢主动跟任何一位“深潜者”打交道。
这位“深潜者”也不是个喜欢交流的人,一向都是沉默的来,沉默的进行交易。
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怎么换”,“我要换这个”,“我要买这个”,从不跟人闲聊,也很少干涉街面上的事。
但今天。
他上岸后的第一件事,却是对登陆口的管理员下达“全体噤声”的命令。
随着这个命令被传达下去,整个54号街陷入了无声,但极度的恐慌。
恐慌的原因是——
三天前,龙主大人降临37号登陆口,差点把登陆口的人全体送走。
虽然,最后只有两个人,被送去“龙窟”的斗兽场,当了“饲料”。
但是“龙窟”和“龙主”这两个词,就像是小时候专门用来吓小孩的“猫脸婆婆”一样,只听一个名字,就能把人吓得不敢出声。
然而,这样的恐慌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跟管理员交涉后,蜥蜴人又走回了潜水器。
几分钟之后,从潜水器里走出来一个身量娇小,容貌精致的漂亮东方女孩。
她的身上穿着极具“龙窟”风格的黑色衣服,只是与那些丑陋的“深潜者”身上的黑色作战服不同,她身上的黑色裙袍,不止做工精致,上面更有金银点缀。
那位在他们面前总是昂着头颅,有些高傲冷酷的蜥蜴人“深潜者”,竟然像个仆从一般,抱着一只黄金宝箱,跟在漂亮女孩身后。
女孩一边逛街,一边打量着他们。
其实,他们也在偷偷打量女孩。
这一刻,他们对“龙窟”的天然恐惧,仿佛被眼前这个漂亮又娇弱的东方女孩,冲淡了许多。
喜欢玫瑰引火,一级狂热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玫瑰引火,一级狂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