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眠林泽的宁静,如同最深沉的梦境,并非一成不变。林小雨在深入感知规则织网后,逐渐察觉到了这片地域自身存在的、某种宏大的“呼吸”节奏。那并非生灵的呼吸,而是整片林泽灵脉、地气、乃至所有沉睡意识共同构成的能量潮汐——灵汐。
灵汐的波动周期漫长而平缓,如同海洋的深流,寻常难以察觉。但在其波峰与波谷交替之时,会对局部区域的规则稳定性和能量密度产生细微影响。对于已经完全融入此地的原生生命而言,这种波动如同背景音般自然,甚至能借此调理自身。但对于林小雨他们这些尚未完全同步的“异客”,尤其是意识初醒、力量本能躁动的林燃而言,这波动却可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变数。
第一个灵汐的“波谷期”,在某个感知中的“夜晚”悄然来临。
洞穴内,那口灵泉流淌的速度明显减缓,乳白色的灵机变得稀薄。岩壁缝隙透入的光线更加黯淡,空气中活跃的生命灵子仿佛也沉寂了许多,整个洞穴陷入一种能量上的“低潮”。
这种环境的变化,首先影响到的便是对能量最为敏感、且状态极不稳定的林燃。
他那稳定闪烁的星火,光芒肉眼可见地黯淡下去,闪烁的频率也变得紊乱。原本已经能够传递出清晰一些的意念碎片,此刻再次变得模糊、破碎,甚至夹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暗…”
“…冷…”
“…不稳…定…”
断断续续的意念传来,带着一种本能的不安。他那无意识散发出的“定义”波动,也因为这内在的紊乱而失去了之前的微弱协调感,开始变得散乱、无序,如同失去信号的波段,在他周围尺许之地胡乱地扫描、触碰着规则之网。
虽然这波动依旧微弱,但在灵汐波谷期,规则之网本身也处于相对“松弛”和“敏感”的状态。林燃那散乱的“定义”波动,就像一根根细小的探针,笨拙地戳刺着这张巨网某些不常被触及的“节点”。
起初,只是洞穴内的一些细微异状:某片苔藓的光芒不规则地明灭了几下;垂落的藤蔓无风自动,幅度异常;甚至那灵泉的流速都出现了片刻不自然的凝滞。
但这些,还只是前兆。
林小雨和芸姨几乎同时察觉到了不对劲。
“灵汐波动影响了他!”林小雨瞬间明悟,心中一惊。她立刻试图加大自身能量的输出,想要稳定周围区域,但她的力量在波谷期同样受到压制,效果甚微。
芸姨的守护旋律也变得急促起来,月华竭力收拢,想要将林燃那散乱的波动约束在内,但林燃此刻仿佛一个受了惊吓的孩子,本能地抗拒着任何形式的“束缚”,那散乱的“定义”波动反而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就在这时,洞穴外,那片厚实的发光苔藓地衣,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猛地荡漾起一圈明显的、青金色的能量涟漪!这涟漪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强烈的“警告”或“排斥”反应!
紧接着,洞口那如同翡翠屏风的岩壁上,那些发光藤蔓再次蠕动起来,银铃小花发出急促的、近乎刺耳的震鸣!整个沉眠林泽那深沉的“睡眠”氛围,被打破了!无数沉睡中的、温和的植物意识,如同被惊扰般,传递出模糊的不安与骚动。
“不好!”林小雨知道,再这样下去,很可能引来的就不止是警告了!月光精魂或许会再次出现,甚至可能引来更不容置疑的驱逐!
必须立刻稳定住林燃!
硬性的压制不行,只会激起更强烈的本能反抗。唯一的办法,是引导,是共鸣!
“芸姨!助我!”林小雨疾呼,“用你的旋律,尝试与他的波动共鸣,安抚他!我来稳定周围的规则!”
芸姨立刻领会。她那急促的守护旋律陡然一变,从试图约束转为无限的包容与引导。旋律变得空灵、悠远,不再对抗林燃那散乱的“定义”波动,而是如同柔水般,试图去融入、去理解、去同步他那焦躁的节奏。她将“安宁”、“稳定”、“存在”的意念,通过旋律,一遍遍传递到林燃的意识核心。
与此同时,林小雨将全部心神沉入“世界之种”印记和对规则织网的感悟中。她不再试图去对抗灵汐波谷的大环境,那无异于螳臂当车。她要做的是,在林燃周围这小小的范围内,利用自身对规则的理解和“演化”之力,尝试去“编织”一个临时的、微小的“稳定区域”!
这极其困难,如同在激流中试图撑起一把不漏雨的小伞。她需要精准地把握周围规则在波谷期的变化规律,然后调动自身力量,去弥补、去支撑那些因能量低潮而变得脆弱的规则“节点”,尤其是在林燃那散乱波动不断触碰的地方!
她的水晶躯壳光芒大盛,裂痕处的金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演化之力被催发到极致,不再是模仿形态,而是直接作用于无形的规则线条!她如同一个最精密的织工,以自身的力量为线,在林燃周围编织着一张无形却至关重要的“规则缓冲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