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虚无,包裹着绝对的冰冷。
这就是外部虚空给林小雨的第一感觉,比“混沌”那吞噬一切的黑暗更加深邃,更加…空无。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的实感,没有能量,没有物质,甚至没有“存在”与“不存在”的明确界限。只有永恒的、死寂的、能将一切意义都消解掉的“无”。
他们这一小团由破碎意识、残存网络和本源碎片糅合而成的光团,在这片虚无中,如同一个微不足道的、随时会熄灭的渺小气泡。剥离时的巨大冲击和能量余波早已消散,只剩下惯性般的、漫无目的的漂流。速度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方向更是无从谈起。
林小雨残破的水晶之躯是这气泡相对坚实的“外壳”,裂痕中的金芒如同呼吸般微弱地闪烁,抵御着虚无的侵蚀。她的意识紧紧缠绕着内部两个更脆弱的存在——芸姨那几乎完全透明、仅凭一股守护执念维持的意识体,以及被芸姨小心翼翼包裹在核心的、林燃那一点比尘埃还要微小的、几乎无法感知的意识余烬。
“织缕”意识集合体则如同星云般弥漫在气泡内部,无数微弱的光点静静悬浮,它们失去了熟悉的网络连接,陷入了某种集体的沉寂与迷茫,只有偶尔闪烁的光芒,证明着它们尚未彻底消散。而那团被强行剥离的“基石”核心碎片,则像一颗不安分的心脏,在气泡内部缓缓脉动,散发着不稳定、时而温暖时而躁动的暗红色光辉,它是这片死寂中唯一相对强大的能量源,却也随时可能因为不稳定而将这脆弱的平衡打破。
时间,在这里成了一个主观的概念。可能只是一瞬,也可能是千万年。
林小雨的意识在虚无的浸泡下,时而清醒,时而模糊。清醒时,她能感受到芸姨那永不放弃的守护旋律,如同最细微的丝线,一遍遍拂过林燃的余烬,试图从中唤醒一丝回应;她能感受到“基石”碎片中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关于生命循环的古老低语;也能感受到“织缕”意识们那无声的、对归宿的渴望。
但更多的时候,是模糊。是意识在绝对空无中逐渐稀释、解体的危机。没有参照物,没有目标,没有反馈,这种永恒的漂流本身,就是一种最残酷的酷刑。她必须时刻对抗这种虚无的同化,紧紧抓住“守护林燃和芸姨”、“为‘织缕’意识找到归宿”这些执念,才能维系自身的存在不散。
“不能…沉睡…”她反复告诫自己,催动“基石”碎片的力量,那金芒在裂痕中艰难流转,如同在冻结的冰面上划动,“演化”之力在这片虚无中几乎无用武之地,因为没有可供演化的“素材”。她只能依靠“基石”碎片中那最本初的“存在”法则,来对抗“虚无”。
偶尔,在极致的寂静中,她会产生幻觉。仿佛听到林燃用那熟悉的、带着一丝不羁的语气说:“喂,林小雨,这地方可比静滞之海无聊多了。”又或者看到芸姨温柔地凝望着远方并不存在的星光,哼唱着那首古老的安魂曲,只是曲调中多了无尽的苍凉。
她知道,这是意识在极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也是崩溃的前兆。
就在她的意识即将再次滑向模糊深渊的边缘时——
嗡…
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波动,从“基石”碎片中传来。
不是之前那种躁动或低语,而是一种…指向性的共鸣!仿佛在无边的黑暗中,有一颗极其遥远的、同频的“星辰”,发出了微不可查的回应!
这波动极其短暂,一闪而逝,却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林小雨意识中的混沌!
“有…东西…”她的意念瞬间变得清晰,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稻草,“外面…不是…绝对的虚无!”
她立刻将全部心神沉入“基石”碎片,试图捕捉、放大那一丝共鸣。她引导着碎片的力量,不再仅仅是防御和维持存在,而是像雷达波一样,向着刚才波动传来的方向,小心翼翼地扩散开去。
一次,没有回应。
两次,依旧死寂。
……
就在她几乎要以为那只是又一次幻觉时——
嗡…
又是一丝波动!比之前稍微清晰了一点点!方向明确!
而且,这一次,不仅仅是“基石”碎片产生了共鸣,连她水晶之躯上那些闪烁着金芒的裂痕,也似乎与那遥远的波动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呼应!仿佛她这具由“演化”之力构筑、又融入了“基石”碎片的身躯,本身也成了感应器的一部分!
“芸姨!有发现!”林小雨立刻将这份发现共享给几乎将所有力量都用于维系林燃的芸姨。
芸姨那透明的意识体微微波动了一下,传递出一丝带着疲惫的欣慰:“太好了…方向…”
有了方向,哪怕再遥远,也意味着希望!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毫无目的的漂流!
林小雨开始尝试引导这个脆弱的气泡,朝着波动传来的方向“移动”。在这片虚无中,所谓的移动,并非物理位移,更像是一种存在坐标的“偏转”。她利用“基石”碎片的力量作为“锚点”和“牵引”,以自身与碎片的共鸣为“舵”,极其艰难地、缓慢地调整着气泡在虚无中的“朝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