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颖琢磨着“口嫌体正直”这句话,眼中流露出敬佩之色:“何先生说得真有道理。”
何秋笑了笑,未再多言。
……
转眼次日中午,秋名山小店外果然聚集了许多女子。
店门一开,她们便蜂拥而入。
“给我一瓶香水!”
“我要三瓶!”
“我买五瓶!”
她们仿佛毫不在意价钱。
朱玉颖站在柜台后看到这场景,心里对何秋更加佩服。
“各位请排队,每人限购一瓶,多买不售!”
朱玉颖用尽全力喊出了这个规则。
限购既是为了凸显香水的珍贵,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用上,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起初朱玉颖并未想到这点,是何秋解释之后她才明白。
那些女子自然不愿只买一瓶,纷纷试图说服朱玉颖改变规则。
但朱玉颖始终不为所动。
最终,她们只好乖乖排队购买。
不到半个时辰,二十瓶香水全部售罄。
没买到的女子已在计划明天提早来排队。
秋名山小店的香水生意,就此步入正轨。
……
与此同时,燕王的亲卫军已进驻丰台。
正如蓝玉所说,丰台守将被调离,还带走了大半守城士兵。
丰台几乎毫无防御能力。
燕王得知此事后,几乎想立刻骑马追上蓝玉,痛斥他一顿。
蓝玉找麻烦也就罢了,却不该拿丰台百姓的安危当儿戏。
若非燕王亲卫军及时赶到,随便一伙山贼都能攻入丰台,肆意劫掠。
身为大明边将,蓝玉此举实在过分。
但现在燕王无暇顾及蓝玉,必须尽快加强丰台城的防御。
与此同时,一支轻甲队伍正悄然接近丰台城。
这正是由北元丞相咬朱率领的特种突击队。
多年来,北元受明朝重创,节节北退。
昔日梦古国疆域辽阔,鼎盛时期纵马东西,也需一年方可横穿。
中原虽只是其中一隅,却最为富庶。
北元退守之地日渐贫瘠,不少贵族萌生归附明朝之心。
朱元璋对投诚的北元人颇为优待。
为稳定人心,北元急需几场大胜。
然而正面交锋难以取胜,此时大明名将云集、兵锋正盛。
唯有奇袭,方有胜算。
此任落在北元丞相咬朱肩上,亦有渊源。
元末最后一任丞相脱脱,文武双全,体魄如洪流,学识似星辰,统摄军政大权。
咬朱视其为楷模,亦欲独揽大权。
此次奇袭,正是证明自身军略的良机,咬朱遂自请出征。
北元皇帝对其信任有加,授以此任。
咬朱对着大明边境地图沉思三日三夜,最终选定丰台城为目标。
丰台地处边境内侧,守备较弱,且距顺天府不远。
一旦攻占,便可为跳板,直逼顺天府。
若正面战事起,顺天府守备空虚,若能攻破,北元士气必振,动摇的贵族亦将安定。
目标既定,咬朱亲自训练了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精兵。
北元人生来体魄强健,上马为锐骑,下马亦为劲卒。
第98章 背水一战
咬朱对麾下山地特种部队极为满意,自信攻破丰台易如反掌。
因此他未令士兵穿戴重甲,也未多带粮草——破城之后,自有明军甲粮可取。
史上他确曾成功。
然而如今,历史已悄然转变。
本该镇守顺天府的燕王,已亲赴丰台。
他不仅带来亲卫军,更携二十门红衣大炮。
咬朱必将为他的骄狂付出惨痛代价。
……
一日之后。
一名亲卫匆忙闯入朱棣大帐。
“王爷,西北山林有异动!”
此人乃是朱棣特选的哨探,天生目力过人。
朱棣闻言神色骤变。
何先生果真料事如神。
敌军竟真翻山越岭而来。
“何先生真神人也!”
朱棣赞叹罢,当即起身:“随我登城!”
城头之上,朱棣极目远望,果见西北山林群鸟惊飞,显是有人马行进。
若非早得预警,这般细微迹象实难察觉。
“全军备战!”
令下,亲卫闻风而动。
城头红衣大炮经研究所众人检修,早已严阵以待。
丰台三面城门皆封,城头火油滚石齐备,城外护城河环绕。
唯北门河道已被填平,专为诱敌来攻。
亲卫兵力有限,集中防守方为上策。
……
午后,长途奔袭的北元突击队终抵丰台。
主帅咬朱未即进攻,令士卒休整。
他深知夜袭之要,兼之士卒疲敝,需养精蓄锐。
遂令尽食余粮,饮尽余水,酣然入梦。
此乃破釜沉舟之计。
咬朱梦中已见破城凯旋,得蒙重赏。
……
入夜,八千精锐悄然而行。
距城千步之时,城头忽的火把通明。
一声断喝划破夜空:“来者何人?”
咬朱愕然止步。
夜色如墨,全军缁衣轻甲,屏息潜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