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封赏时,朱元璋还是出了这口气——原拟封为梁国公,却将“梁”改为“凉”,还将他的过失刻在世袭凭证上,以示警诫。
这几年蓝玉稍有收敛,朱元璋对他的印象也略有好转。
可如今他竟纵容义子刺杀朱棣,这已触及朱元璋的底线。
纪游借机进言:“陛下,是否让锦衣卫收集蓝玉的罪证,设法将他……”
锦衣卫在明初,本就是为皇帝处理隐秘之事。
前任指挥使毛骧,便是奉朱元璋密旨,在胡惟庸案后掀起大狱,诛杀三万余人。
表面上,此案与朱元璋毫无干系,干净利落。
如今蓝玉这般行事,显然又到了锦衣卫出手之时。
朱元璋沉默良久,才开口道:“派人暗中查探,切勿打草惊蛇。眼下老四与蓝玉同在顺天府,先让他们斗上一斗。”
纪游瞪大双眼:“陛下,燕王殿下仅有亲卫两千,蓝玉手握数十万大军,如此相斗,只怕燕王殿下处境危矣!”
朱元璋淡然道:“朕当年起兵时,不过数千人马,最终夺得天下。如今老四手握两千精锐亲卫,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蓝玉?”
纪游无言以对。
既然父皇认为儿子能够胜任,他一个臣子还能多说什么?
“陛下圣明!”
纪游只得拱手称赞。
朱元璋轻应一声,重新拾起奏章细读。
看着看着,他脸上露出古怪神色。
“何秋……泡面……啤酒……手枪……红薯……天降甘霖……”
朱元璋喃喃自语,满腹疑惑。
读完奏章,他望向纪游问道:“这奏章中所写,是否属实?那何秋当真如此神奇?”
纪游坚定答道:“臣所奏句句属实,绝无虚言,何秋确实身怀诸多奇技!”
“哦?”
朱元璋挑眉:“有意思,锦衣卫可曾查过他的来历?”
纪游面露难色:“这个……尚未查清。此人仿佛一直隐于山林,与世隔绝。”
朱元璋不悦道:“这人拿着三五斩邪雌雄剑进龙泉观,还让徐明文登台祈雨,跟龙虎山分明关系不浅,怎能说是与世无关?”
纪游当即跪禀:“陛下明察,臣已问过龙虎山天师府,两柄三五斩邪雌雄剑都在府中,并未外借,天师府也未曾派人到龙泉观。”
“什么?”
朱元璋猛然起身,惊道:“不是龙虎山的人,竟也能手持三五斩邪雌雄剑?难道……他是张道陵的嫡系后人?”
纪游连忙奉承:“陛下圣明,臣……也是如此推测。”
朱元璋眯起双眼:“若真是张道陵嫡传,道法必然深不可测。你说,这人会不会有长生不老之术?”
身为开国之君,朱元璋也难免向往长生。
尤其如今年事渐高,体力不如以往,此念更为强烈。
只是前代帝王因求长生而误国者甚多,朱元璋一直将这心思深藏于心,不轻易示人。
他也从未召僧道入宫,对佛道两教大致一视同仁。
不过纪游身为心腹,在他面前流露真实想法,倒也无妨。
纪游沉吟片刻,答道:“臣不敢妄言,但从他能呼风唤雨来看,道行确实高深。”
朱元璋深深看他一眼,语气幽深:“你比毛镶谨慎得多。”
纪游急忙俯首:“臣惶恐。”
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已被处决,纪游接任此职,若不谨慎,早已身首异处。
朱元璋挥手道:“不必惶恐了。传令锦衣卫,密切注意何秋动向,一有消息,立刻禀报。退下吧。”
“遵命,臣这就去办。”
纪游拱手一礼,躬身退出了谨身殿。
……
转眼三日过去。
顺天府大雨连下三天,旱情得以缓解。
百姓欢欣鼓舞,纷纷前往龙泉观上香,观中香火顿时旺盛起来。
徐明文也吸取教训,将香价恢复如常。
他既顶着活神仙之名,便不能因小利而损了声名。
另有百姓联名写下万民书,送至燕王府,感谢燕王为顺天府的付出。
朱棣大喜过望,终日捧着万民书乐不可支。
既得民心,日后在顺天府行事就方便许多。
然而何秋这几日心情却不怎么好。
这三天签到所得的奖励颇为奇怪——
一箱发了芽的土豆、一台没电的平板电脑,还有一大块钛合金钢板……
第45章 生铁到位
谁都知道发芽的土豆有毒,不能食用。
没电的平板,无法使用。
钛合金钢板,更是毫无用处。
何秋十分怀疑,这三天系统不是抽风,便是在故意耍他。
所以何秋这三日心情极差。
不过缓过来后,他又突然想通了。
其实情况也没那么糟。
发芽的土豆正好可以种下。
他手头有植物催长液,很快就能让土豆长成。
没电的平板,用水果就能充电开机。
钛合金钢板,还能拿来做外科手术。
总归这几样东西都能派上用场。
何秋没耽搁,直接在院子里把发芽土豆种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