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忙碌而充实的准备中一天天过去,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村子里开始零星响起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门口挂起了灯笼,贴上了福字,外出打工的人也陆续回来了,村子里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五。傍晚时分,天色将暗未暗,门口传来了熟悉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吴普同正在院子里劈柴,闻声抬头,只见父亲吴建军和弟弟吴家宝,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卷,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门口!
“爹!家宝!”吴普同放下斧头,惊喜地迎了上去。
吴小梅也从屋里跑了出来,李秀云闻声从厨房探出头,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回来了!快进屋,外面冷!”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堂屋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吴建军和吴家宝脱下沾满尘土的外套,洗了把热水脸,这才坐下来,仔细打量着吴普同。
“嗯,挺好,精神头不错。”吴建军话不多,但眼神里满是欣慰。他看起来比秋天时又黑瘦了些,脸上的皱纹似乎也深了,但眼神依旧坚毅。
吴家宝则明显长高了一大截,肩膀也宽厚了不少,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粗糙的老茧和细小的伤口,那是长期干体力活留下的印记。他咧嘴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哥,大学咋样?城里好玩不?”
“还行,就是学习。”吴普同看着弟弟,心里有些发酸,家宝才多大,就已经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
晚饭格外丰盛。李秀云使出了浑身解数,炖了喷香的猪肉粉条,炒了金黄的土鸡蛋,蒸了腊肠,还做了吴普同最爱吃的白菜豆腐煲。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屋子里热气腾腾,饭菜香气四溢。这是几个月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
吃饭间,大家互相倾诉着这一年来的收获与艰辛。吴普同再次简要说了说大学的情况和考试,这次面对父亲和弟弟,他说的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和一些专业上有趣的知识。
吴建军默默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最后说道:“好好学,家里不用你操心。”
吴家宝则兴奋地讲起了在石家庄工地的见闻:几十层的高楼是怎么一层层盖起来的,塔吊是怎么运作的,工头有时多么苛刻,工友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有趣故事……他的描述带着底层劳动者的鲜活和粗糙,也让吴普同窥见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充满汗水和艰辛的世界。
“开春了,活计还不知道咋样,听说今年工地比往年少。”吴建军呷了一口散装白酒,眉头微蹙,透露出一丝对来年光景的担忧。
“不怕,爹,我现在也是大工了,一天能挣五十呢!只要肯干,总能找到活。”吴家宝拍拍胸脯,显得很有信心。
李秀云则絮叨着家里的琐事,粮食收成,猪的长势,村里的家长里短……温暖的灯光下,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平凡琐碎的真实生活,却充满了相依为命的温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此后的几天,李秀云几乎每天都变着花样准备丰盛的晚餐,将一年到头省吃俭用攒下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吴建军和吴家宝也彻底放松下来,帮着置办年货,修补农具,打扫庭院。吴普同则成了弟弟的小尾巴,听他讲更多工地的故事,也跟他分享大学的趣闻。兄弟俩虽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血脉亲情和对家的眷恋是一样的。
夜幕降临,一家人常常围坐在炉火旁,炉子上坐着滋滋作响的水壶。炭火的红光映照着每一张脸庞,温暖而安详。他们聊着明年的打算,吴普同要继续他的学业,深入专业领域;吴建军和吴家宝盘算着开春去哪个工地机会更多;李秀云计划着多养几只鸡,再辟一小块菜地种些稀罕蔬菜。淡淡的烟雾和着茶香袅袅升起,交织着对过往一年的感慨和对新一年的憧憬。虽然未来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经济的压力也依然存在,但此刻,团圆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足以驱散冬日的严寒,点亮他们对“明年会更好”的朴素信念。窗外,是北风呼啸的寒冬;窗内,是暖意融融、亲情交织的家。年的味道,就在这忙碌的准备、温暖的团聚和殷切的期盼中,变得越来越浓,弥漫在西里村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也弥漫在吴普同渐渐成熟起来的心田里。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凡人吴普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