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夜的身影在密林深处穿梭,如鬼似魅,无声无息。
越往西山深处,人工的痕迹便越少,林木愈发葱郁古老,空气中那股都市的浊气几乎被完全过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野的清新。
然而,在楚夜的感知中,这种“清新”依旧空洞,缺乏真正灵气的活性。
那丝引导他的“清灵”之气,如同黑暗中唯一的萤火,虽然微弱,却坚定不移地指向某个源头。
他的速度极快,虚弱的身躯在他的神识精准调控下,每一分力量都用在最关键之处,避开盘根错节的树根与嶙峋的怪石,宛如山间的精灵。
终于,在翻过一道陡峭的山脊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隐藏在山坳中的幽静之地。一面陡峭的崖壁下,汇聚着一汪不过丈许方圆的潭水。潭水幽深,色如墨玉,在稀疏的月光下泛着粼粼微光。
潭边草木生长得格外茂盛,甚至有几株外界罕见的草药,虽然年份浅薄,蕴含的药力微乎其微,但长势却明显优于山外同类。
而那股微弱的清灵之源,正是从这口深潭之底散发出来的!
“果然在此。”楚夜走到潭边,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深入冰凉的潭水,向下探去。
潭水很深,且越往下,水温越低,寻常人恐怕难以承受。潭底铺满了淤泥和腐叶,而在最中心处,他的神识触碰到了异样。
那是一块约莫巴掌大小、通体呈暗青色的残破玉璧。玉质粗糙,布满裂纹,毫无美感可言,像是某种大型器物的碎片。
然而,正是这块残玉,正以其缓慢地、若有若无地吸收着月华与地脉中游离的微弱能量,并将其转化为一丝比周围环境精纯数倍的灵气释放出来!
只是这释放的过程太过缓慢,释放出的灵气大部分又逸散消融在潭水和空气中,仅有极少部分滋养了潭边的草木。
“聚灵残片?”楚夜了然。这残玉在久远年代前,或许是某个聚灵阵法或法器的一部分,虽已破损严重,灵性几乎丧失殆尽,但材料的本能犹在,使得它还能维持着最基础的聚灵效果。在这末法时代,这已是难得的“宝物”。
“聊胜于无。”楚夜没有丝毫犹豫。这点灵气,对他重铸道基而言,杯水车薪,但足以让他完成一些最基础的事情。
他需要将这点灵气利用起来。
直接下水吸收?效率太低,这具身体也无法长时间闭气潜入深潭。
他需要一个简单的媒介,一个能将潭底灵气引导出来的“引子”。
楚夜目光扫过四周,最后落在了潭边一丛生长得格外青翠的“凝露草”上。这种草本身并无大用,但叶片肥厚,汁液蕴含微弱的水属元气,具有一定的导引特性,是制作最低阶“引灵符”的常见辅材之一。
他采下几片最肥厚的凝露草叶,又寻来一块表面相对平坦的鹅卵石。以他如今的状态,无法炼制真正的符箓,但凭借无上的境界和对能量法则的深刻理解,做一些简陋的替代品,并非难事。
只见他盘膝坐在潭边,指尖用力,挤破草叶,蕴含淡淡清香的汁液流淌出来。他以指代笔,蘸着这草汁,在那块鹅卵石上,开始勾勒一道道玄奥而古朴的纹路。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迟滞。每一笔落下,都暗合天道轨迹,虽然使用的“墨水”和“符纸”粗劣不堪,但那纹路本身,却蕴含着至简至深的道理。
若是刚才那演练拳法的老者在此,见到这些纹路,恐怕会瞬间心神失守,因为其中蕴含的“意”,远比他苦修一生的拳意要深邃浩瀚亿万倍!
片刻之后,一个简易无比的“聚灵阵纹”便刻画完成。草汁勾勒的纹路在月光下微微反光,看似普通,却仿佛活了过来,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丝微妙的联系。
楚夜将刻画好的鹅卵石,轻轻置于潭水边缘,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然后,他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点在那阵纹的中心。
神识微动,体内那微弱得几乎不存在、仅能调动一丝丝的精神力量,如同引信般,注入阵纹之中。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颤,那以草汁刻画的阵纹骤然亮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淡蓝色光华!鹅卵石周围的潭水,开始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缓缓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旋涡。
与此同时,潭底那块残破玉璧似乎受到了牵引,释放灵气的速度陡然加快了一丝!
一缕缕比头发丝还要纤细的淡白色灵气,被那小小的旋涡牵引,顺着鹅卵石,向上汇聚而来。
楚夜闭上双眼,口鼻间呼吸变得悠长而富有韵律。
他并未直接吸收这些灵气——这具身体太过脆弱,经脉闭塞,贸然引入灵气,无异于引火烧身。他需要先用这些灵气,做两件事:
第一,温养并初步疏通这具肉身最关键的几条经脉,至少要达到能够承受微弱能量流转的程度。
第二,凝聚一丝真正的“真元”种子,哪怕只有发丝般细小,也足以让他施展一些最基本的小法术,拥有初步的自保和行动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