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泰微微颔首,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状态,淡淡道:“天道昭昭,不可掩也。贫道自会命门下弟子,在布道、法会之中,将此天机徐徐揭示,导人向善,远离妖氛。至于如何运用,便看诸位居士了。”
有了孙泰这面“天道”的大旗,杜、沈、孔等家族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动用家族的影响力,通过姻亲、故旧、门生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将“东北妖星犯紫垣,主戾气僭越,兵燹将起,祸乱江东”的流言,像瘟疫一样迅速在建康城的各个角落传播开来。
酒肆茶楼、世家雅集、甚至宫闱之内,都开始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天师道的孙泰祭酒观测星象,东北出了妖星!”
“可不是嘛!都说这妖星应在东海那个陆昶身上!”
“此人行事诡异,不尊礼法,重用贱役,看来果然是妖孽作祟!”
“星象示警,兵燹将起啊!可不能让他祸害了咱们江东!”
这些流言,裹挟着对神秘天象的天然敬畏、对未知变革的恐惧,以及中小世家们刻意引导的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迅速发酵、变形,愈演愈烈。许多原本对陆昶只是好奇,甚至略有欣赏的建康中小世家子弟,以及那些虔诚的天师道信徒,心态也开始发生变化。疑虑、恐惧,乃至一丝被煽动起来的“扞卫道统”、“清除妖氛”的使命感,在他们心中滋生。
一股前往东海郡“亲察妖氛”、“与陆昶论辩天道”、“揭露其真面目”的暗涌,就此形成。众多中小世家的年轻子弟,以及部分被孙恩激进言论鼓动的年轻道士、信徒,纷纷以“游学”、“访道”、“卫道”等名目,打点行装,准备东行。他们带着家族的期望,带着宗教的狂热,也带着对那个被称为“妖星”的年轻郡守复杂难言的好奇与敌意,即将汇聚于东海之滨的郯城。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东晋风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