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昶瞬间便认出,前半那令人赏心悦目的字迹,属于谢道韫。
他握着信纸,久久未动。
窗外是姑孰清冷的秋夜和隐隐传来的刁斗之声,手中信笺上却仿佛带着建康秋阳的暖意和乌衣巷中那清雅的墨香。
他能想象出阿罗是如何焦急地习字,如何鼓起勇气求助,而那位才冠建康的谢氏女郎,又是如何淡然施以援手,于无声处,慰藉了一颗惶惑的仆婢之心,也……问候了远在军旅的他。
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在他心中涌动。有对阿罗淳朴关怀的感动,更有对谢道韫那份不着痕迹、却体贴入微的善意的深切感知。她并未直接写信给他,却通过这种方式,让他知晓了阿罗的安好,也传递了一份超越寻常客套的、沉静的关怀。
他提起笔,沉吟良久。
首先,他给阿罗回信。语气亲切,夸奖她字迹大有进步,嘱咐她安心在谢府生活,用心学习,不必挂念自己。并特意写道:“谢娘子书法卓绝,你能得她指点,乃是福分,当用心领会,不负其教诲。”
然后,他另取一纸素笺,沉思片刻,落笔写道:
“道韫娘子雅鉴:顷获华笺,墨香清逸,词意温厚。阿罗愚钝,承蒙关照指点,感荷不胜。昶远在军旅,得闻建康故人音讯,如沐春风。姑孰秋寒,诸事冗杂,然一切安好,勿劳远念。惟愿娘子玉体安康。”
言语克制而守礼,却于平淡中蕴含着一份郑重的感谢与不易察觉的、源自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敬意。
他将两封信分别封好,明日一同寄出。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拿起阿罗那封信,看着前后迥异的字迹,目光变得深沉而温暖。
这封跨越千里的信,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起了铁血姑孰与风雅建康,连接起了敦朴的侍婢与睿智的贵女,也连接起了他此刻的征程与远方的牵挂。
乱世之中,这份细腻的温情,更显珍贵。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东晋风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