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问:江东偏安已久,文武渐生苟安之心,百姓亦畏战惧祸。北伐乃逆此惰性而行,势必遭遇朝野内外之巨大阻力。敢问,当以何策凝聚朝野共识,激励军民士气,使上下同心,戮力北伐,而非内耗掣肘?”
这三个问题,如同三把沉重的钥匙,直接插入了当前北伐战略最核心、最棘手的锁孔之中!它们远比之前任何经义考教或刁难更为宏大、深刻、务实,直指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每一个问题都牵扯到政治、经济、军事、民心的复杂层面,绝非寻常书生能够回答,甚至许多朝中大臣也未必能有良策!
这已远远超出了一般中正品评的范畴,分明是司徒府乃至朝廷真正面临的难题!
堂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三个问题的深度和重量所震撼。高门子弟们面面相觑,许多人脸上露出茫然或思索之色,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回答。寒门士子更是觉得如同天书。
周闵和王坦之先是错愕,随即心中却升起一股扭曲的快意——司徒府这哪里是回护?分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回答这等难题,稍有不慎,便是贻笑大方,甚至可能言多有失,触犯忌讳!答得好是僭越,答不好便是无能!这简直比之前的诘难更加凶险!
珠帘之后,贵女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和沉重的问题惊住了。
“这…这都是些什么问题啊?”王璎愕然道,“听着便让人头晕。”
“司徒公怎么会问一个士子这些?这岂是他能答的?”另一位贵女也表示不解。
谢道韫的心却再次提了起来。她聪慧绝伦,立刻明白了这三个问题的凶险与机遇并存。答好了,一飞冲天;答不好,或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她不禁再次为场中那个身影担忧起来。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陆昶。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面对这如同泰山压顶般的三个战略难题,陆昶的脸上,竟未见丝毫慌乱与畏惧。
相反,他的眼眸之中,仿佛有光华骤然亮起。
那是一种遇到真正挑战时的兴奋,一种胸有丘壑、欲吐为快的灼热,一种终于可以抛开无聊的纷争、直指问题核心的畅快!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整肃衣冠,对着赵长史,也对着堂上诸公,郑重一揖,清朗的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力量:
“司徒公垂询,乃国之大事,晚生才疏学浅,本不敢妄议。然既蒙下问,敢不竭尽驽钝,略陈管见,以报国家?所言俱是书生之见,刍荛之议,是否有当,敬请明公斧正,并转呈司徒公斟酌。”
谦逊的开场之后,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朗声道:
“晚生试答第一问:粮秣之困…”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东晋风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