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大理寺协理,尔等……不必再插手!”
“判审皆由他!”
此言一出,三人心中皆是一凛!吕惠卿眼中精光闪烁,瞬间明白了新帝的深意——这是将最烫手的山芋,交给了以刚直清廉、德高望重着称的司马光。
既彰显了朝廷肃贪的决心,又避免了他们这些新锐成为众矢之的,更维护了“士大夫共治”的体面。曾布心中暗叹,陛下此招,深谙平衡之道。章惇紧抿的嘴角微微松动,虽不能亲手惩办蠹虫,但由司马光这等清流领袖主审,更能服众,也更符合朝堂规则。
“臣等遵旨!”
三人齐声应诺。
李宪躬身退出暖阁。殿门合拢的轻响,如同为这场查账风暴划下了一个暂时的休止符。
枢密院值房。炉火映着壁上巨大的《河北边防舆图》。首相韩琦手指捏着白玉圭,正点在“澶州”二字上。心腹低声禀报了查账三日为限、侯叔献暂领都水监、以及司马光回京主审的消息。
韩琦睿智的双眼微微眯起,消瘦的脸上无波无澜。他嘴唇缓缓勾起一丝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声音低沉如同自语:
“陛下,越来越……老练了。”
“老练了”三字,平淡无奇,却道尽了他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对新帝此番布局的洞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限时查账抓大放小,是务实;启用侯叔献维持运转,是稳局;移交司马光主审,是守“规矩”。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平衡点上,既立了威,又未掀翻桌子。
软榻上,枢密使文彦博(字宽夫)依旧闭目养神,捻动着手中的菩提子,仿佛入定,毫无反应。但捻动佛珠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瞬。
参知政事曾公亮(字明仲,史实人物),正端起茶盏欲饮,闻言动作一顿,茶盏停在唇边,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司马君实回京主审河工弊案?”
他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放下茶盏,未再多言。这安排……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富弼(字彦国)府邸。富弼枯坐佛堂,手持佛珠,正低声诵经。闻讯,他捻动佛珠的手指骤然停住,佛珠线在指间绷紧。精明的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对司马光清名的认可,更有对新帝手段的惊异更有一丝对朝堂即将再起波澜的隐忧。随即他手指又缓缓捻动起来诵经声依旧低沉却似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
汴京城内,关于司马光回京主审河工大案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高层官员中激起了新的涟漪。
然而,与市井的喧嚣不同,这些历经风雨的重臣们,反应大多云淡风轻,或讳莫如深。他们深知,这盘棋才刚刚进入中局。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宋神宗的新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