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闺阁女子,无缘得见王先生真容。只是……家父昔年任江宁府推官时,因公务之便,与王先生常有书信往来。”
她顿了顿,似乎在回忆父亲的话语,“家父尝言,王先生虽僻居半山,却心怀天下。常与家父论及江南水利疏浚、农桑改良、赋税均平、乃至……边防军备诸事。其见解精辟,往往发人深省。”
她抬眼,目光清澈而真诚地迎上赵顼探究的眼神,继续道:“家父曾感慨,王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怀匡扶社稷之志,然性情孤峭,不谐于俗。其言其行,常如砥柱中流,不为世风所移。”
月光下,赵顼的唇角,缓缓勾起一丝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那笑容中,有了然,有赞许,更有一丝深藏的激赏。他目光越过向氏肩头,投向东南方深邃的夜空,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江宁城外的半山园。
“夫人慧眼识人。”
赵顼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王安石确有大才。”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向氏温婉沉静的脸上,语气平和却字字清晰:
“韩师(韩绛)自江南来信,亦曾盛赞其‘盐引’之策,切中时弊,洞见深远,实乃利国利民之良方!此次东南盐政革新,能初现曙光,王介甫,功不可没!”
一阵夜风拂过,卷起更多花瓣,如同粉色的雪片,纷纷扬扬洒落在二人肩头、发间。赵顼抬手,指尖轻轻拂去向氏鬓边沾着的一瓣桃花。动作自然而轻柔。 他目光再次投向东南,那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有惊涛暗涌。唇边那抹淡然的弧度,渐渐化为一种沉静而笃定的期待:
“此等人物……”
“日后,当见一见。”
夜风低吟,花雨纷飞。红烛的光晕在远处廊下摇曳。新婚的亲王夫妇,执手立于月华花影之中。一句轻描淡写的“当见一见”,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宋神宗的新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