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高皇后声音轻柔,带着关切,
“药熬好了,臣妾服侍您用药吧?”
她走到榻前,看到英宗蜡黄憔悴的脸色和御案上堆积的奏章,眼中痛色更深。 英宗无力地摆摆手,示意药先放下。他的目光落在高皇后手中的锦缎册子上:
“这是……?”
高皇后将药碗放在一旁小几上,双手捧起那卷册子,小心地解开锦缎,露出一本装帧精美的朱砂名录。她声音温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官家,前些日子您吩咐,要为顼哥儿留意留意正妃人选。臣妾与母后(曹太后)商议,又请宗正寺、礼部详查京中适龄贵女家世、品性、才德等初步拟了这份名录,请官家过目定夺。”
英宗浑浊的眼眸微微一动。顼哥儿……赵顼!他的长子!那个在岁末家宴上,以“以孝为心,以法为行”震惊两宫,已然被朝野默认为未来储君的颍王!他的婚事,绝非家事,而是关乎国本、关乎未来朝堂格局的国事! 一股混杂着责任、期许与淡淡哀伤的情绪涌上心头。
自己这身体……怕是撑不了太久了。顼哥儿的正妃,必须尽早定下!要贤良淑德,要能母仪天下,更要……家世清白,不涉党争,能为未来的帝王提供稳固的后方! 他强撑着坐直身体,接过那本朱砂名录。名录用上好的澄心堂纸制成,以金粉勾勒边框,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一位候选贵女的姓名、家世、父兄官职、品性评语,甚至附有宫廷画师精心绘制的肖像小像。 英宗一页页翻看,目光凝重而疲惫。
第一页:曹氏。已故曹皇后(仁宗曹后)的侄孙女,现任某卫上将军之女。评语:端庄娴雅,通晓诗书。家世显赫,与慈寿宫(曹太皇太后)关系密切。英宗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曹家……外戚之势已然不小,若再出一位皇后……他默默翻过。
第二页:高氏。皇后高滔滔的远房侄女,其父为某路转运副使。评语:性情温婉,善女红。英宗看了一眼身旁的皇后,高皇后微微垂首,神色平静。英宗心中轻叹,微微摇头。外戚……还是避嫌为好。
第三页:向氏。已故宰相向敏中之曾孙女,其父向经,现任虞部员外郎(从六品)。评语:端静淑慎,知书达理,性坚韧,有仁悯之心。曾随父外任,略知民间疾苦。女红中馈,皆为上品。门风清正,无显赫外戚,无复杂党争。 画像上的女子,眉目清秀,眼神沉静,透着一股不张扬的坚韧与大气。
英宗的目光在“向氏”这一页停留了很久。向敏中真宗朝名相,虽已故去多年,但其清廉刚正、勤勉为国的名声犹在。向经官职不高,但风评甚佳。向氏女家世清贵而不显赫,无复杂背景,品性评价极高尤其是“性坚韧”、“有仁悯之心”、“略知民间疾苦”这几句,让他心中微动。顼哥儿未来要担的担子……太重了!他的正妃,绝不能是只知风花雪月的娇弱闺秀,必须要有坚韧的心性,要有体察民情的胸怀!
他继续翻看后面几页:有勋贵之女,有清流文臣之女或家世过于煊赫易生外戚之患,或门第过于清寒恐难镇后宫皆不如“向氏”合适。 英宗合上名录,长长吁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抬起枯槁的手,颤抖着,指向名录上“向氏”的名字。 蜡黄的脸上,因剧烈咳嗽和心力交瘁而紧绷的肌肉,终于缓缓松弛下来,甚至艰难地扯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人间暖意的笑容。
他看着高皇后,声音嘶哑而疲惫,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与期许:
“就……她吧。”
高皇后眼中瞬间涌上泪光,是欣慰,是激动,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楚。她紧紧握住英宗冰凉的手,用力点头:
“臣妾……遵旨!”
福宁殿外,风雪依旧。殿内,炉火微红。一份关于帝国未来女主人的诏书,即将在这沉重的寒冬里,悄然拟定。而帝国的掌舵者,在耗尽最后一丝心力做出这个关乎未来的决定后,已疲惫地合上双眼,沉入短暂的昏睡。
唯有那紧锁的眉头,昭示着梦中,依旧有西夏的铁骑与千万的亏空,如影随形。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宋神宗的新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