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黎沙星引力圈后,视野豁然开朗。
漆黑的幕布上,巨大的、蔚蓝色的昆仑星占据了大半个视野,其上覆盖着规则的云层,隐约可见大陆板块的轮廓。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紧贴其同步轨道的那座人类造物奇迹——【“不周山”星环防御带】。
即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林风依旧为之失神。
它是如此之大,如此美丽,承载着人类科技与工业伟力的结晶。
那宽度超过百公里的巨型结构,如同给星球戴上了一条宏伟的金属腰带。其上密布着数不清的炮台阵列、导弹发射井、传感器阵列以及星港码头。
联合护盾发生器散发出淡淡的能量辉光,随时都能产生出透明的护盾扣在星球之上。无数大小不一的舰船如同游鱼般在星环内外穿梭不息,展现出令人心悸的工业伟力和军事威慑。
他们的“隼”式运输艇群跟随着引导信号,汇入一条通往盘古防大所属区域,第三空港的航流。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不周山”星环的庞大与复杂。巨大的结构体上灯火通明,各种功能的模块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城市。
庞大的“隼”式运输艇群依次缓缓驶入指定的泊位,气压门嘶嘶作响地与接驳口紧密贴合。
舱门开启,混合着汗水、金属灼热味、血腥和消毒剂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队队经历战火洗礼的新生学员步履沉重地走下舷梯。
许多人相互搀扶,更多的则是沉默地站立,眼神中残留着战场的锐利和疲惫,望着星环内部庞大的人造天空和远处昆仑星的弧线,恍若隔世。
医疗机器人闪烁着蓝光,无声地穿梭在人群间隙里,为伤势较重的学员进行紧急处理和转运。
教官和后勤人员大声呼喊着编号,引导队伍,维持秩序,整个空港忙碌而肃穆。
林风、李奥和罗格随着人流走下运输艇。三人的装甲虽然也布满战痕,但行动无碍,在人群中显得颇为醒目。
“总算回来了!”李奥长长舒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脖颈,“感觉像是过了三年而不是三天。我现在只想泡个热水澡,然后睡他个三天三夜!”
“洗澡和休息之前,恐怕还得先听结果。”林风提醒道,目光投向空港尽头那面巨大的全息显示屏。
屏幕上正在快速滚动着密密麻麻的学员编号和积分,最终排名尚未公布,但实时数据正在飞速统计汇总。
周围的新生们也都翘首以盼,低声议论着,猜测着最终的排名。气氛紧张而期待。
很快,一名肩章显示为上校军衔的军官走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宣讲台上,拿起扩音器。喧嚣的空港迅速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过去。
“全体新生注意!”军官的声音洪亮,透过扩音器回荡在巨大的空间内,“我宣布,盘古星系第一联合防卫大学,本届新生适应性实战演练,正式结束!”
“你们在黎沙星G-12区域的表现,已被详细记录。无论积分高低,能活着站在这里,你们就已经证明了自身的勇气和价值!联邦为你们骄傲!”
简短的鼓励之后,他话锋一转:“现在,公布本次演练最终积分排名前十的小队!这将计入你们的年度评定,并获得相应奖励!”
巨大的全息屏上,数字停止滚动,一个清晰的排名列表赫然出现:
【新生适应性实战演练最终排名】
第1名: 小队编号 A-07,总积分
第2名: 小队编号 C-42(林风小队),总积分
第3名: 小队编号 B-19,总积分
...
第10名: ...
“第二……”李奥瞪大了眼睛,看着屏幕上那个醒目的“C-42”和后面的积分,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错愕和不甘,“我们居然是第二?开什么玩笑!谁那么猛能比我们高六千多分?!”
罗格也皱紧了眉头,仔细看着排名:“A-07……我记得他们。演练第三天,我们绕开的那个正在强攻主巢穴的联合小队,好像就是他们牵头组织的。”
林风看着那个刺眼的“”和“A-07”的编号,眼神微眯,心中瞬间明了。他拍了拍李奥的肩膀:“别嚷嚷了。看看那边。”
李奥和罗格顺着林风示意的方向看去。
只见不远处,五名学员正站在一起。他们的装甲保养得极好,虽然也有战斗痕迹,但明显不如其他学员那样狼狈,甚至涂装都相对统一。
他们神态沉稳,彼此低声交谈着,眼神中透着与周围新生格格不入的自信和……某种习以为常的锐利。周围有不少学员向他们投去或羡慕或敬佩的目光。
“是他们?”李奥压低了声音,“那几个……‘军二代’?”
“嗯。”林风点点头,“看来他们不仅成功拿下了那个主巢穴,而且过程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效,损失控制得更好。从小接受系统训练和资源倾斜,父辈都是前线军官,对虫族的了解、战术的执行、团队的配合,确实比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野路子要强。这个第一,他们拿得不算意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