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初试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高三年级理科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公告栏贴出的通知明确写着:本周五放学后,实验楼301教室,限时90分钟,选拔参加校内集训的资格。
一股无形的紧张氛围瞬间笼罩了班级。课间讨论游戏、明星八卦的声音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聚在一起讨论难题、交换参考书的景象。林晚照能清晰地感觉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她自己,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开始加速运转。
“竞赛初试任务【初露锋芒】已激活。目标:通过校内初试,进入前三十名。奖励:积分+300,道具‘瞬时记忆’(一次性)。失败惩罚:积分-500。”系统的任务提示冰冷而直接,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林晚照深吸一口气,压力如山。前三十名,这意味着她必须超越班里绝大多数基础扎实的同学。她拿出沈倦之前给她的那本精讲笔记,以及系统提供的【基础巩固卡】,决定先从夯实基础开始。
然而,竞赛题与常规考试的思路截然不同,更注重技巧性和思维深度。她很快就在一道关于复杂电路动态分析的题目上卡了壳,对着电路图和各种符号,眉头紧锁,感觉大脑像一团乱麻。
“这里,”旁边忽然传来沈倦的声音。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下了自己的书,目光落在她停滞不前的草稿纸上。他的手指修长,点在她画出的一个等效电路节点上,“把电流表内阻考虑进去,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组,再代入数据消元。”
他的讲解依旧言简意赅,却精准地切中了要害。林晚照顺着他指引的思路重新演算,果然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我之前总想着用更取巧的方法,反而绕了远路。”她抬起头,眼睛因为思路畅通而显得格外明亮,由衷地感叹,“沈倦,你真的好厉害!”
沈倦看着她毫不掩饰的崇拜眼神,和她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眸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他没有接话,只是将自己面前一本摊开的、写满各种奇巧思路的习题集,往她这边不着痕迹地推近了几分。
“这几道题的类型,初试可能会考。”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林晚照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这是在……主动给她划重点?这种隐秘的、只针对她的“特别辅导”,让她心底泛起一丝丝甜意。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本习题集,像是接过什么珍贵的宝物,指尖甚至因为紧张而有些微微发颤。
“谢谢……”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
沈倦没再回应,已经重新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但林晚照却觉得,两人之间那张无形的课桌,距离仿佛被拉近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照进入了疯狂的备考状态。系统发布的限时刷题任务,她咬着牙一个个完成;沈倦偶尔推过来的习题集和写着关键提示的便签,她如饥似渴地吸收;晚自习后回到家,她还会在台灯下再奋战一两个小时。
母亲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心疼却不多加干涉,只是变着花样给她准备夜宵,深夜时悄悄放一杯温牛奶在她桌边,帮她按揉一下酸痛的肩膀。
“晚晚,尽力就好,别太逼自己。”母亲温柔的声音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抚平她的焦躁。
父亲虽然依旧沉默,但会在她房间灯亮到很晚时,默默检查家里的电路,确保不会跳闸,也会在她第二天早起时,发现门口的鞋柜上放着一盒提神的薄荷糖。
这些无声的支持,成了林晚照疲惫时最有效的能量补充剂。她感觉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她的身后有温暖的家庭,身旁有……指引前行的灯塔。
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林晚照正在攻克一道电磁感应的压轴题,涉及微元法和能量守恒的综合运用,她感觉自己的思维已经到了极限,太阳穴隐隐作痛。
她烦躁地揉了揉额角,下意识地侧头看向沈倦。他正戴着一副黑色的耳机,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嘈杂,专注地在演算纸上写着什么,侧脸线条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冷峻。
似乎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也可能是她刚才揉额角的动作幅度太大,沈倦忽然摘下了一边耳机,转头看向她,眉头微蹙:“怎么了?”
他的声音透过另一边耳机隐约传来的微弱音乐声,带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略显低沉的质感。
林晚照像被抓包的小学生,有些窘迫地指了指那道题:“这道题……卡住了。”
沈倦的目光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落在她的草稿纸上。他沉默地拿过她的草稿纸和笔,他的指尖不经意地擦过了她的手指。
那触感微凉,却让林晚照像是被细微的电流击中,猛地缩回了手,耳根瞬间烧了起来。她慌忙低下头,不敢看他。
沈倦似乎顿了一下,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快速地在她的草稿纸上重新画出示意图,用更简洁的符号标注物理量。
“别想得太复杂,”他一边写一边低声说,声音因为戴着耳机而显得有些瓮声瓮气,却意外地柔和,“抓住能量转化的主线,忽略次要摩擦。看,从这里切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