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袍人合上玉碟,手指在表面轻轻划过。他抬头看着路明,眼神里还带着审视。
“我要抽三个实验。”
“可以。”路明站起身,“现在就开始。”
他抬手一挥,指挥厅侧面的石门缓缓开启,露出后面的演示阵室。室内阵纹清晰,能量回路稳定运行,几组研究人员已经就位,等待指令。
灰袍人没动,只问:“我能指定输入参数?”
“能。”路明说,“你来设条件,我们按流程走一遍。结果实时记录,你可以带走副本。”
灰袍人终于站起,提着木箱走向阵室。路明跟在他身后,步伐不紧不慢。
第一项测试是情绪识别响应。灰袍人写下一组复杂波动序列——愤怒、恐惧、迟疑交替出现,属于极端难捕捉的混合状态。他递出纸条,目光盯着路明。
“这种数据,你们也能处理?”
“试试就知道。”路明把纸条交给研究员。
阵室内,核心符盘亮起,十具灵枢傀儡依次启动。屏幕上开始跳动波形图,三息后,输出结果显示:系统成功识别全部情绪节点,匹配度达九成以上。
灰袍人走近屏幕,仔细核对原始波段与反馈曲线。他的手指停在一处微小延迟上。
“这里为什么有0.3秒滞后?”
“因为加入了安全过滤。”研究员回答,“未经处理的情绪信号可能携带干扰脉冲,系统会自动延缓响应,防止误判。”
“谁设定的阈值?”
“联合算法组。”路明接话,“不是一个人决定的,是三百次实测后的平均最优值。”
灰袍人没再追问。他记下数据,点头进入第二项测试。
第二次实验选的是高负荷连续调度。灰袍人要求傀儡在三十息内完成七种不同任务切换,包括目标追踪、障碍规避、敌我判定等。这已经超过常规作战需求。
阵列启动后,十具傀儡同步行动,动作没有一丝混乱。最后一只飞箭被精准拦截时,距离预定目标仅差半尺。
“它们是怎么协调的?”灰袍人低声问。
“靠共享感知网络。”路明说,“每具傀儡都接收全局信息,不是单独执行命令。”
“那它们会不会抢指令?”
“不会。”路明指向控制台,“优先级由现场威胁等级动态分配。比如有人攻击,防御模块自动升权。”
灰袍人沉默片刻,提笔在记录板上写了几行字。然后他走向第三项测试。
第三次他没选新项目,而是调出前两次的原始日志,要求比对两场实验的能量消耗曲线。
“如果系统真能做到动态调节,耗能应该随任务变化呈非线性分布。”他说,“否则就是固定模式伪装。”
研究人员调出数据图谱。两条曲线展开,确实呈现不规则起伏,且关键节点与任务强度完全对应。
灰袍人盯着看了很久,终于收起笔。
“你们没有藏数据。”
“我们藏不住。”路明说,“你们随时可以再来查。但有一点我说清楚——公开的部分,是我们愿意让你们看到的。核心机制不在这些实验里。”
灰袍人看向他:“所以你是承认,还有没展示的东西?”
“任何技术都有底牌。”路明声音平稳,“但我们拿出来合作,就已经表明态度。不信的人不会允许别人进这个门。”
灰袍人没反驳。他转身走到桌边,打开木箱,取出一份卷轴。
“这是我们要加的条款。”他说,“在《风险共担框架》里加一条:任一方可在重大隐患出现时,单方面暂停技术支持。”
路明接过卷轴,快速浏览。他在“单方面”三个字上停顿了一下。
“这条不行。”
“为什么?我们也要对背后的人负责。”
“共担的前提是共同承担。”路明放下卷轴,“你们能停,我们也该有权反制。否则就成了你们监督我们,而不是合作。”
“那你想要什么?”
“改成双否决权。”路明说,“任何一方提出暂停,必须经过双方确认。同时设立评估期,每三个月审查一次合作进展。有问题摊开谈,不搞突然退出。”
灰袍人皱眉:“万一情况紧急呢?”
“那就启动应急通道。”路明说,“我们可以约定响应时限,比如十二个时辰内必须答复。但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两人对视片刻。灰袍人先移开视线。
“我需要传消息回去。”
“可以。”路明说,“等你回复之前,我们可以先把其他条款定下来。”
灰袍人点头,取出通讯晶石低声传讯。大约一炷香后,晶石微亮,他看完内容,重新抬头。
“他们同意改。”他说,“但要求增加一条:所有升级版本的技术说明,必须提前五日通报对方。”
“合理。”路明说,“我们也可以加一条:任何一方不得将共享技术用于军事对抗第三方。”
“成交。”灰袍人伸手拿出正式协议卷轴。
路明也从案中取出一份,两份并排放在桌上。材质相同,封印方式一致,只是签署方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