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三家工坊的资源通道重新开启,玉符界面跳出确认回执的瞬间,路明指尖微动,调出实时运转日志。补发的晶料已进入熔炉阵列,产出效率较前一日提升两成三,工坊内部调度记录显示无异常截留或转手痕迹。他不动声色,将数据链锁定,随即接入北境监管印信追踪程序。
伪造印章的使用信号昨夜曾短暂闪现,但在触发预设指令后,五家中立团体同步收到了完整的证据包。不到两个时辰,北境内务堂主动上报自查结果,承认续期审批系私自操作,并交出涉事长老的私用印鉴。路明翻阅呈报文书,目光落在灵力残留比对图谱上——笔迹波纹与禁闭期内的权限调用记录完全吻合,无法辩驳。
他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启动透明化公示机制。北境七宗门近三年的资源流向图谱经脱敏处理后,逐层展开于公共议政频道。每一条调配路径都标注了时间戳与审批来源,关键节点附有第三方核查团的认证印记。消息发布仅半炷香,南部匠盟三位技术领袖先后进入数据界面,反复核验东陆冶炼项目的原料来源分支。
一名阵师在频道内留下批注:“此图若早出三月,何至于争端频起?”
另一人回复:“现在也不晚。”
路明关闭通讯流,转而调取仲裁观察员履职记录。南部匠盟提名的阵师已于辰时正式入驻听证庭,主持对内务堂长老的问责流程。全程录像封存在独立玉简中,未经双钥解锁不得删改。当庭展示的追踪链清晰显示,伪造行为发生于权限冻结期间,且多次尝试逆向探查中枢查询源头。裁定结果很快出炉:剥夺职衔,封印修为三年,所属宗门降级监管一年,十年内不得参与跨域决策会议。
消息传开,原本保持沉默的两家北境门派连夜提交自查报告,主动申报三处未登记的矿脉转运点。其中一家还追加提议,愿将一处附属炼炉纳入共治监管体系,作为重建信任的诚意之举。
路明静坐未动,手中玉符轻震,提示首批试点项目申报开启。他翻开《共治共建激励章程》,逐条审阅反馈。凡协助揭发违规、参与调解者,可在重大项目中获得优先支持权——这条规则已被嵌入资源分配算法底层,自动生效。目前已有十一支势力提交合作申请,涉及材料互通、技术共享、联合巡防等多个方向。
他逐一过目,最终圈定三项跨域工程:东陆冶炼净化阵列,由三家被削减配额的工坊与原抵制宗门共同承建;北境晶脉共享通道,连接五处孤立矿脉,实行轮值调度制;南部药谷材料互通平台,纳入边缘族群的采集网络,确保基础药材稳定供应。每一项都要求至少两个对立阵营联合申报,成果按贡献度分配,不得独占。
批复令尚未发出,玉符再次震动。北境联合监管印的真实印鉴已完成校准,新一任轮值席位人选提交待审。副宗主的名字出现在提名名单首位,其背景资料附带五家中立团体的联署推荐函。他曾揭露掌门勾结交易,如今成为制度运行的见证者。
与此同时,南部匠盟观察员发来密报:一名曾在内务堂任职的执事暗中联系其私库,欲提供另一批隐藏账目,条件是换取家族成员豁免审查资格。路明未予答复,只在系统内标记该执事为“潜在信息源”,并设置自动监控其后续通讯行为。他知道,真正的裂痕已经出现,有些人开始选择站队。
晨光渐透,殿外风势转缓。路明合上主控玉匣,起身踱至窗前。远处山峦轮廓清晰,蓝光区域在全域地图上持续扩张,灰影范围明显收缩。东陆药谷边缘工坊的生产曲线趋于平稳,北境矿脉调度误差率降至千分之零点七,南部匠盟创新项目备案数量较昨日增长四成。
他返回案前,重新打开统筹界面。指尖悬停片刻,输入“创新试点申报标准”八字标题。光幕展开,第一条规则便明确写道:所有申报项目须公开核心参数,接受三方质询期不少于三日;第二条补充,若涉及资源调拨,必须附带风险预案与退出机制。
刚写到第三条,玉符突然弹出紧急提示:北境某边陲哨站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初步判定为地下晶脉自然溢出,但波动频率与人为激发模式存在局部重叠。监测员请求是否派遣核查队介入。
路明停下输入,调出哨站实时影像。地表无裂痕,植被正常,但深层探测显示岩层中有微弱的能量聚集趋势。他放大坐标,发现该位置距离最近的矿脉节点约十七里,不在常规开采范围内。
他没有下令行动,而是将数据包复制一份,推送至南部匠盟观察员及北境新任轮值席位候选人。附言仅一句:“此地归属未明,诸位以为当如何处置?”
等待回复期间,他又调出东陆冶炼净化阵列的建设方案。承建双方对责任划分仍有分歧,一方坚持要求对方承担全部前期投入,另一方则拒绝签署无限连带条款。争议尚未升级,但已停滞超过十二个时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