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甲”的原型机,在林闲(主要是系统)的“呕心沥血”和刘教授团队日夜不停的奋战下,终于在一个月后完成了总装和初步调试。
这台被暂时命名为“龙睛-1型”的多功能无人载具平台,静静地矗立在临时搭建的保密车间中央。它通体哑光黑,线条比“清洁单元”更加硬朗凌厉,底盘更高,履带更宽,传感器阵列密密麻麻,顶部预留的通用接口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虽然依旧能看到“清洁单元”的影子,但整体气质已经从一个“优雅的家政服务员”变成了一个“沉默的钢铁战士”。
林闲看着这个大家伙,心情复杂。一方面,这是他(被迫)创造出的最复杂、最强大的“作品”;另一方面,这玩意儿的存在本身,就是他咸鱼生涯彻底跑偏的铁证。
“林总,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进行首次实地综合测试了。”刘教授的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测试场地已经安排好了,在京郊的某处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实地测试?
林闲心里咯噔一下。这意味着他要离开他的“绝对躺平试验区”,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而且肯定规矩一大堆的地方!
“刘教授,这个……我就不用去了吧?”林闲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技术资料我都给你们了,你们专业的去测试就行,我就在这等着结果……”
“那怎么行!”刘教授断然拒绝,“您是总设计师,最了解它的‘脾性’。测试过程中任何异常,都需要您第一时间判断和处理。这是命令,也是责任!”
命令?责任?
林闲最讨厌的就是这两个词!但他看着刘教授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以及脑海中系统隐隐传来的、关于“消极怠工可能触发未知惩罚”的威胁性沉默,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
【叮!触发伴随任务:【战地观察员】(临时)。跟随“龙睛-1型”完成首次综合测试。】
【任务奖励:积分+ 点!】
【失败惩罚:宿主将获得“晕车”体质,今后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都会产生强烈不适。】
五千万积分!失败会晕车?!
林闲看着那奖励和惩罚,感觉自己就像被胡萝卜和棍子同时驱赶的驴。他叹了口气,认命地开始收拾他那简单的行李——主要是几包不同口味的泡面和一个便携烧水壶。
测试当天,林闲在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越野车“护送”下,离开了市区,驶入了一片他从未涉足过的、戒备森严的山区。经过层层关卡和身份验证,他终于抵达了测试基地。
基地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各种他没见过的设施和装备让他眼花缭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严肃而紧张的气息。他被直接带到了测试指挥中心,透过巨大的防弹玻璃,可以看到外面一片模拟了多种复杂地形(城市废墟、丛林、荒漠)的广阔测试场。
钟镇南老爷子居然也在!他坐在主位上,看到林闲进来,只是微微颔首,目光便重新投向了场地。
刘教授简单汇报后,测试正式开始。
“龙睛-1型”被远程激活,如同黑色的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滑入测试场。它首先展示的是基础机动性:在崎岖的碎石路上如履平地,轻松攀爬超过45度的陡坡,跨越宽度超过自身长度的壕沟……动作流畅得不像个机器人,更像是个活物。
指挥中心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声。
接下来是环境感知与避障测试。场地内突然升起浓密的烟雾,并设置了各种移动和静止的障碍物。“龙睛-1型”依靠其强大的多光谱传感器和AI核心,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依旧精准地规避了所有障碍,甚至还能分辨出模拟的“平民”和“武装人员”,采取了不同的规避策略。
“漂亮!”一位肩扛将星的军官忍不住出声称赞。
林闲坐在角落里,一边嗦着偷偷带来的泡面,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这些测试在他看来,不过是“扫地僧”基础能力的威力加强版,没啥新意。
重头戏来了——极限环境适应性测试。
测试场一侧有个大型气候模拟舱,“龙睛-1型”被指令进入。舱门关闭,内部温度开始骤降,模拟北极严寒;随后又迅速升温,模拟沙漠酷暑;接着是强电磁干扰、模拟酸雨腐蚀……
数据显示,“龙睛-1型”的各项指标虽有波动,但始终保持在安全阈值之上!其强大的环境适应性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为之动容!
“成功了!基本指标全部达标!”刘教授激动地向钟镇南汇报。
钟镇南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向林闲的目光更加欣赏。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测试将圆满结束时,意外发生了!
气候模拟舱的某个加压管道,因为长期使用和极限测试的负荷,突然发生了爆裂!高压气体混合着冰冷的冷凝液疯狂喷涌而出,瞬间在舱室内形成了剧烈的乱流和冰雾!更可怕的是,爆裂的碎片如同子弹般射向正在舱室中央的“龙睛-1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